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这面国旗只有11.3克,重量不及两枚1元硬币,却是用一种石头——玄武岩制成。嫦娥六号月面国旗所用丝线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名叫玄武岩纤维。它是天然玄武岩石块粉碎后,经高温熔融再拉丝形成的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的1/3。

超细玄武岩纤维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材料,以其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绿色环保等卓越性能,在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然而,玄武岩矿床差异性大,要制成纤维,原料均质化是个难题。即便在同一矿区,相隔几十米,矿石所含化学元素的量也可能不同。只有化学成分合适的玄武岩原料才能制出纤维。嫦娥六号月面国旗所使用的玄武岩石料,就产自新源公司。新源公司年加工约10万吨玄武岩石料,能用于制造玄武岩纤维的仅占1/10。


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在我国起步不算早:本世纪初,我国建成第一座单体炉纺丝装置,之后开始走向产业化,比国外晚了约20年。如今,我国已成为玄武岩纤维产量最大的国家。2023年,我国玄武岩纤维产量约3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5%左右,出口量达9000吨,自2016年起,出口量连年居世界前列。这背后,是各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积极实践。目前,我国玄武岩纤维专利申请量、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超六成。

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清洁能源总装机量758.81万千瓦,位居河北省前列,今年年底年发电量预计达到170亿千瓦时。依托丰富绿电资源优势打造的连续玄武岩纤维生产中试基地,在国内首创全电系列大小池窑体系,可将当地品质优良的玄武岩拉制成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实现“点石成金”。


在上交会现场,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月壤原位制备玄武岩纤维模块化装备”,进行全球首展。展会期间,这一展台时常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模拟月壤已经被制成了玄武岩纤维织布、格栅和钢筋等各种材料,未来,有望在月球“就地取材”,将月壤制成可用于建筑材料的复合纤维。

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工程类科研机构参与月球科研样品申请,研究内容涵盖月壤材料特性、设备定标、玄武岩纤维制备等技术,这些研究将为我国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支撑。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 孙羽宋

审核: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教授 硕士生导师 邓兴军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人民网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