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雁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主治医师
李红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白文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主任医师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细胞构成的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虽然大多数肌瘤是良性的,但可能引发月经不规律、疼痛、压迫症状等问题,严重时可导致贫血、不孕等健康问题。因此,选择恰当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和个人偏好等因素而定。
一、保守治疗:静待时机
对于那些肌瘤较小、无明显症状,尤其是仍有生育计划的年轻女性,保守观察往往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这意味着动态观察不适症状,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肌瘤生长情况。若肌瘤无明显症状,没有不孕问题,可以在生育后再考虑进一步处理。这一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药物或手术干预,在动态观察中为未来的生育规划留出空间。
二、药物治疗:温和调控
对于希望保留子宫、不愿或不宜手术的年轻女性,以及为了减小肌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温和的选择。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米非司酮。
GnRH通过调节卵巢内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肌瘤的生长。这种药物可能引发暂时性更年期症状。米非司酮同样具有调控内分泌、控制肌瘤生长的作用。两者均存在停药后,肌瘤体积反弹的问题。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药物副作用,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手术治疗:精准出击
当肌瘤较大、症状明显或影响生育时,手术治疗便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根据肌瘤的具体情况,手术治疗可分为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两大类。其中,肌瘤剔除术旨在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尤其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而子宫切除术则适用于肌瘤数目众多、体积巨大、引起严重临床症状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年龄偏大且无生育需求的女性。
在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疤痕小的优势,成为了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部经脐微创单孔或3-4个微创小孔,医生在腹腔镜的引导下精准定位并切除子宫肌瘤,随后进行缝合修复。这一过程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大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对于大型肌瘤,腹腔镜下粉碎后取出的操作虽可提高手术微创程度,但存在肌瘤性质不确定导致术后播散的风险。因此,在进行此类操作时,需严格把握适应症,术中注意无瘤原则,减少肌瘤碎屑播散残留等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此外,开腹手术作为传统手术方式,在处理体积巨大、位置深在、腹腔镜手术困难时仍具有优势。而阴道途径手术则以其独特的入路方式,为特定类型的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另一种微创治疗选择,达到体表无疤痕的优势。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