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赫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秦满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和青少年是牙外伤的高发人群。奔跑嬉戏时摔一跤,牙齿磕掉半块,嘴里渗着血,家长往往瞬间慌了神,可能会顾不上找磕掉的断牙残片而急忙就医。殊不知,掉落的断牙是有机会被“归位”的。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这颗“受创”的牙齿或许能重焕生机。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①断牙别乱丢,“原装”的才最美
如今牙科技术日益成熟,断牙在保存完好、无严重碎裂的前提下,是可能通过口腔医生专业的粘接技术而被粘回原位的。每一颗天然牙都是独一无二的珍贵艺术品,不仅形态个性化,牙齿的颜色、光泽、透明度等美学特点都带着专属的“个人印记”。即便医生用专业的材料和技术进行了精细的形态修复,能做到外形相似,但在颜色匹配度、光泽度等细微之处依然很难完全恢复天然牙的自然美感。
因此,牙齿磕断后,需尽量找回断片,简单清洁去除表面的污物,注意不要用力摩擦以避免损伤牙釉质,清水中浸泡保存,带着它一起去医院,给断牙一次“重生”的机会。
②断牙保存有讲究,“最佳搭档”是清水
保存断牙的关键是避免干燥。牙齿断片离体后一旦干燥,表面会迅速发白,即便后续复位,也会与余留部分的牙面形成明显色差,影响美观。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将断牙放入清水或自来水中,然后装进小瓶随身携带。若需长时间保存,应每天换水,防止细菌滋生。
这里要纠正一个常见误区:牛奶不是保存断牙残片的最佳选择!牛奶保存适用于牙齿完全脱位,就是连牙根一起脱落的情况。其目的是保护牙根表面的牙周膜细胞,提高牙齿再植的成功率。而对于磕断一半的牙齿,清水保存已足够,无需使用牛奶。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③就医要及时,“黄金期”看损伤程度
牙外伤后没有绝对统一的“黄金就医时间”,核心原则是“越快越好”,具体需根据损伤情况灵活判断:
若整颗牙完全被磕掉了,即牙冠和牙根全部脱出,务必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赶到医院,这是再植成功的关键时段;
牙齿磕断一半时,若磕伤较深、已经暴露牙神经,尽可能当天就医。因为牙神经暴露后,外界的细菌很容易侵入,若引发牙髓感染,不仅会持续疼痛,还可能导致牙神经坏死,不但后续治疗可能无法再保留活牙神经,牙齿的强度也可能因此变得脆弱。
若牙齿磕断后没有暴露牙神经,孩子也没有明显疼痛,也建议尽早就医治疗:不仅避免断牙的锋利边缘划伤口腔黏膜、减少牙齿断面长期暴露在口腔环境中而导致的牙髓感染风险,也减少由于牙齿形态长期缺损继发导致的牙列不齐。
④现场急救三步走,家长先做“稳压器”
孩子牙齿受伤瞬间,家长的冷静处置至关重要。在确保孩子无脑部损伤或全身损伤后,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清洁口腔:若伤口有污染(如摔到泥地),立即用清水漱口,清除异物与污物;
2.处理外伤:若面部皮肤有严重损伤及血污,用清洁的凉水(越凉越好)冲洗清洁,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必要时简单止血;
3.妥善带诊:将断牙泡在清水中随身携带,尽快前往医院交由专业医生处理。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牙齿修复后也需细心呵护,避免啃咬或撕扯过硬、过韧的食物,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复查,才能让修复的牙齿更稳固持久。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