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佳涵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审核:秦满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主任医师

儿童是龋齿(俗称“蛀牙”)的高发人群,而且龋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家长们一定要重视。

一、儿童龋齿的危害很多,别等严重了才后悔

1.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龋齿是破坏牙体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会波及牙髓(俗称“牙神经”)。一旦引起牙疼,孩子本能地会用另一边吃饭。长期这样只用一侧牙齿咀嚼,两侧面部肌肉、甚至骨骼发育会不一样,出现“大小脸”。

2.影响牙齿排列整齐

要是多颗牙齿都破损,比如牙齿侧面被蛀坏,牙齿挤在一起后,原本牙齿排列形成的“牙弓弧形”就会变短。等孩子到了换牙期,新长的恒牙没有足够空间萌出,恒牙就容易歪歪扭扭、排列不齐。

3.乳牙早掉影响恒牙萌出

有些蛀牙严重的乳牙会变成残根、残冠,甚至需要提前拔掉。此时,相邻的牙齿会慢慢向空缺处倾斜,这会导致换牙时恒牙萌出位置不够,进一步加重牙齿不齐的问题。

4.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别以为龋齿只会引起牙疼,严重时它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严重的龋齿会发展成牙髓炎、根尖炎,甚至牙槽脓肿。这些炎症会让孩子身体出现免疫反应,导致孩子反复发烧、食欲不振,长期下来会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

5.破坏恒牙胚,影响终身口腔健康

乳牙下方都藏着恒牙胚,是未来恒牙的“种子”。如果乳牙牙根周围被蛀得太严重,恒牙胚就像在“脓腔”里发育,可能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新牙长出来就有缺陷,甚至长不出来,一辈子口腔健康都受影响。

6.影响美观、发音和心理健康

如果前门牙蛀得严重,变成残根或缺失,不仅不好看,还会影响孩子说话发音。别的小朋友牙齿白净整齐,自己孩子牙齿却坏了,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不敢笑、不敢说话,影响社交和心理发展。

除此之外,乳牙蛀牙多的孩子,将来恒牙蛀牙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预防儿童龋齿,从这3个关键阶段入手

预防龋齿比治疗更重要,要根据孩子的生长阶段,做好针对性防护:

1.孕期:给孩子“打好牙齿基础”

孩子牙齿的矿化(决定牙齿结实程度),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孕期妈妈要注意:

避免出现妊娠期高血糖、高血压、缺钙等问题;

保持自身健康,让胎儿牙齿能正常发育,这样孩子出生后牙齿的“抵抗力”才更强,不容易蛀牙。此外,也要注重自身口腔健康,及时治疗口腔中的龋齿,不把致病菌传给孩子。

2.新生儿期:未长牙也要做好口腔清洁

很多家长觉得“没长牙就不用清洁口腔”,其实错了!即使孩子没长牙,也要每天擦洗口腔。

方法:妈妈先洗干净手,用一块干净纱布蘸白开水,轻轻擦拭孩子的口腔内侧(包括牙龈、舌、颊等口腔黏膜);

纱布处理:每次用完后,要将纱布清洗,可以像消毒奶嘴一样,用开水煮一下消毒,晾干备用;

作用:能预防“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嘴里会有白色斑块,孩子会疼、不吃奶,还不容易好),还能提前帮孩子养成口腔清洁的习惯。

3.长牙后:用含儿童氟牙膏正确刷牙

等孩子长出第一颗牙,就要开始针对性清洁牙齿了:

刚长牙(1-2岁):仅长出前牙时可继续用纱布蘸水擦牙齿,把牙齿表面的奶渍、食物残渣擦干净;长出磨牙时,应结合儿童牙刷和“米粒大小”的儿童牙膏为孩子刷牙,刷牙后用纱布或结实的纸巾将多余的牙膏沫擦除。

牙齿变多(2-3岁):家长每日使用儿童牙刷为孩子早晚刷牙各一次,可使用“豌豆大小”的儿童含氟牙膏。

4-5岁:家长每日为孩子使用“豌豆大小”的儿童含氟牙膏刷牙。开始教孩子自己刷牙,家长在旁边指导和检查,确保刷干净。循序渐进,可以从完全家长为孩子刷牙,到孩子早晨自己刷牙晚上家长为孩子刷牙,慢慢过渡到主要由孩子自己完成每日刷牙,但家长的监督指导不能放松。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孩子有小蛀牙,一定要及时去看牙医,别等龋齿变严重,影响恒牙和孩子全身健康!定期口腔检查+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合理饮食,让孩子远离龋齿困扰,拥有健康灿烂的笑容!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