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婉璐 中日友好医院 主治医师

宋璐璐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邢小燕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被诊断为“糖尿病前期”并非世界末日,相反,这是一个宝贵的警告和干预时机。此阶段是阻止糖尿病发生的最后一道,也是最有可能实现逆转的关口。抓住这个“黄金窗口”,意味着您可能永远无需踏上终身服药的道路。

糖尿病前期干预的最终目标是避免或延缓其进展为糖尿病。大量研究证实,通过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部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可以恢复正常,实现“逆转”。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生活方式干预是逆转的基石。科学饮食,不是挨饿,而是吃对。需均衡营养,控制总热量,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主食巧替换,用杂粮饭(如糙米、燕麦、藜麦)替代部分精白米面。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升糖速度慢。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足量的鱼、禽、蛋、瘦肉、豆制品。多吃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体积大、热量低,能增加饱腹感。水果要适量,选择低GI水果,如草莓、蓝莓、樱桃、柚子等,每天一份(约一个拳头大小)。避免果汁、含糖饮料。进餐顺序,建议先喝汤,再吃蔬菜,然后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每天只吃一两顿饭的极端节食方法不可取,这会导致营养不良,扰乱胰岛素分泌节律,甚至可能加重代谢紊乱。

合理运动,持之以恒才能见效。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运动时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左右。运动应微微出汗,能交谈但不能唱歌。每周2-3次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弹力带练习),增加肌肉量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5-10分钟。对于超重或肥胖者,减重5%-10%就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甚至逆转糖尿病前期。但减重需循序渐进,切忌追求快速减肥。

当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患者同时存在多种高危因素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糖尿病前期改善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阿卡波糖是我国目前唯一批准的可用于预防糖耐量减低(IGT)的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特别适合饮食中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且餐后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友。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不仅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还有辅助减重的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肝肾功等情况,决定是否用药及用药剂量,切勿自行购药服用。对于已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或伴有超重/肥胖的患者,指南更推荐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肾保护或减重获益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如果在服药同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成功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并控制了体重,在医生评估后,有可能减量甚至停药。并非“一旦吃药,终身依赖”。

很多患者问,减肥成功后,血糖能恢复正常吗?有可能。若患者处于糖尿病前期,通过减重达到或接近理想体重(BMI 18.5-24),血糖有很大机会恢复正常。但若糖尿病前期持续时间长或血糖水平已很高,逆转难度会增加。

如何判断糖尿病前期干预是否有效?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必要时复查OGTT,若体重下降明显,可复查OGTT,重新评估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糖尿病前期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十字路口。选择积极、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管住嘴、迈开腿,定期监测,完全有能力将糖尿病拒之门外。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