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2岁的刘奶奶(化名)发现她的右小腿内侧出现了皮肤破损,起初她以为是皮肤过敏,涂了药膏却不见好转,而且破损面积越来越大了。她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就诊。
科主任肖广发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刘奶奶是患上了下肢静脉曲张,已比较严重,右下肢像爬满了蚯蚓一样,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发黑并有溃烂,需要住院手术治疗。经术前准备,刘奶奶接受了硬膜外麻醉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肖广发介绍,由于患者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回流障碍,使静脉扩张、迂曲形成的疾病。
以这些人群尤其高发,比如长期站立或负重劳动(如农民、教师、厨师、售货员);家族遗传倾向(父母有静脉曲张,子女风险增高);肥胖、妊娠、高龄(静脉壁弹性减弱)。像刘奶奶这样,年轻时长期弯腰务农、下肢静脉高压,后来年龄增长,静脉瓣膜逐渐关闭不全,血液淤积在腿部,最终导致静脉扩张、皮肤溃烂。
下肢静脉曲张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经常可以看到身边有人腿上“青筋暴起”,并且很多人会认为它不影响健康,其实不然,下肢静脉如不及时干预,不单单是影响美观,它还会逐步发展,导致皮肤溃烂、伤口反复流脓液甚至引发血栓,最后可能面临截肢风险。
因此,下肢静脉曲张虽常见,也要及时预防,发现问题早就医治疗,以免引起以上严重并发症。
生活中注意避免久站久坐,每30分钟活动脚踝或抬高双腿;穿医用弹力袜,白天穿,睡觉时可脱下。另外,还要注意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避免便秘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抬高下肢,休息时垫高小腿,促进血液回流。
还要注意早诊早治。若已出现下肢疼痛、局部皮肤变黑、破溃现象时,应尽早就医。在临床上,过去静脉曲张手术需要大切口、恢复慢,而现代改良小切口高位结扎+剥脱术采取仅几毫米的小切口,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住院2-3天,时间短,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林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林萍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