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冬季,不少家庭都会经历同样的场景:孩子突然频繁拉肚子、呕吐、没精神,甚至一夜之间脱水去医院输液。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中,轮状病毒(Rotavirus)和诺如病毒(Norovirus)是最常见、最“狡猾”的两种。它们不仅传得快、发病急,还能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更久,因此在寒冷季节尤其活跃。本文将从发现史、全球流行、临床表现、预防和疫苗等几个方面,帮助你全面了解这两种秋冬季高发的“肠胃型病毒”。

这些病毒从哪来?

轮状病毒:曾经全球儿童腹泻死亡的头号凶手

轮状病毒最早发现于1973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Ruth Bishop等人在显微镜下观察患儿肠粘膜组织时发现。因为形态像“车轮”,于是得名“Rotavirus”。在疫苗出现之前,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腹泻住院与死亡的主要原因,几乎每个孩子在5岁之前至少感染一次。

图片来源: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RCH)

轮状病毒的特征包括:

1. 带有三层结构的RNA病毒

2. 耐寒、耐酸、耐干燥

3. 能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天甚至更久

4. 传染性极强,只需极低剂量即可致病

全球流行特点:

1.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呈明显季节性:秋冬发病高峰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感染率差异不大

3. 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

即便如此严重,轮状病毒感染通常只发生几次,随着年龄增长,感染后症状会明显减轻。

诺如病毒:全球“肠胃炎第一病毒”

诺如病毒的发现比轮状病毒更“偶然”。1968年,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市一所小学发生大规模腹泻暴发,研究者从患者粪便中鉴定出一种新病毒,1972年首次被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因此得名“Norwalk virus”。

图片来源:爆发地图片(ideastream public media)

诺如病毒特点极其鲜明:

1. 极低剂量即可感染(少到18个病毒颗粒)

2. 在低温下存活时间更长

3. 常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餐馆、轮船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集体感染

4. 感染后可短暂免疫,但容易再次感染不同基因型

全球流行规律:

1. 全球最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原体

2. 秋冬季爆发最频繁(因此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3.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但幼儿、老人最易出现重症脱水

诺如病毒特别“顽强”:它能在食物、门把手、玩具等表面活好几天,甚至抵抗普通消毒剂。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中招?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都是肠胃型病毒,但临床表现略有不同,可以帮助家长初步判断。

轮状病毒肠炎特点

主要症状包括:

1. 发热(较常见)

2. 频繁呕吐

3. 大量水样腹泻(一天10次以上)

4. 腹痛、哭闹

5. 中度到重度脱水风险较高

病程一般5–7天,急性期孩子精神差、尿量少,是家长最担心的部分。特点总结:腹泻多、病程相对长、脱水更明显。

诺如病毒感染特点

诺如病毒的“招牌动作”是:

1. 突然剧烈呕吐(尤其儿童)

2. 腹泻(通常次数比轮状病毒少)

3. 腹痛、恶心

4. 少数出现轻微发热

病程多为1–3天,恢复较快,但短时间内能让孩子非常难受,并且极易传播。特点总结:呕吐为主、起病急、传染快、好得也快。

为什么秋冬季更容易中招?

两个原因最关键:

1.病毒在低温和干燥环境中更稳定

冬季室内取暖导致空气干燥,病毒更容易在空气和物体表面存活。

2.孩子在室内活动增多、接触密切

幼儿园、托儿所是高发地,一旦有人感染,很快能传播给同班小朋友。

此外,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被感染。

如何预防?

家庭中的预防措施

1. 勤洗手:特别是在更换尿布、吃饭前、如厕后。

2. 注意玩具卫生:玩具、门把手、厕所扶手要定期消毒。

3. 正确使用消毒剂:诺如病毒对一般酒精不敏感,含氯消毒剂(例如1000mg/L次氯酸钠)更有效。

4. 保持饮食安全:不吃未煮熟的海鲜、隔夜食物。

5. 注意水源卫生:防止食物和水被污染。

幼儿园及托育机构的预防

1. 出现呕吐或腹泻的孩子应立即隔离回家观察

2. 呕吐物要立刻用含氯消毒剂覆盖处理

3. 保证教室、玩具、地面、洗手间的每日消毒

4. 加强洗手教学,尤其是饭前便后

疫苗进展:轮状病毒有疫苗,诺如还在路上

1.轮状病毒疫苗:已在全球广泛使用

目前全球已有多款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如Rotarix、RotaTeq)。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腹泻,因脱水导致的住院,轮状病毒相关死亡。在多个国家实施疫苗接种后,儿童因轮状病毒住院的比例下降了50%–90%。

中国情况:

国内也有轮状病毒疫苗,但属于自费非免疫规划疫苗,通常建议6周龄至6个月的婴儿开始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儿童严重腹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图片来源:葛兰素史克(GSK),默克公司

2.诺如病毒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

诺如病毒的变异速度快,基因型多,加上免疫持续时间短,使得疫苗研发难度很大。不过,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在进行病毒样颗粒(VLP)疫苗、mRNA疫苗、多价疫苗组研制。部分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国内某些VLP疫苗进入II期),但暂未上市。当前,诺如病毒现在主要靠预防、手卫生和环境消毒来应对。

图片来源:Hailshadow/Getty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1. 频繁呕吐、无法进食或喝水

2. 腹泻次数多、持续不缓解

3. 精神差、嗜睡

4. 明显脱水(口干、哭无泪、尿少、眼窝凹陷)

5. 出现发热超过3天

6. 家中婴幼儿不足1岁

医疗机构会根据情况给予补液、监护等处理。

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都是秋冬季儿童腹泻的“主力军”。通过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虽无疫苗,但正确的洗手和消毒能大幅减少传播。在秋冬季提前了解这些病毒,家庭和学校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显著降低孩子感染的风险。

来源: 云兮疫苗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