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29万台,逆势增长5%,市场份额升至54%,全球超半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安装。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23年达到470台,跃居全球第三,超过德国和日本,仅次于韩国和新加坡。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发生显著转变——通用工业的份额从2020年的38%上升至2024年53%,机器人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独特优势。

前不久闭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轮式机器人“灵烁”自由穿梭,充当“车间主任”,对各种情况做出判断处理;AI复合机器人“灵迅”精细操作,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3毫米……来自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各种机器人,展示了新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潜力。工业机器人最初应用于汽车、电子制造等行业,主要满足厂商自动化作业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器人。机器人的研发,最初是解决基础运动控制问题,让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后来是深入理解各行业工艺,让机器人像“熟手”一样上手快、干活好。工业机器人是多学科、多技术的复合体,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数据显示,我国加工装备延续增势,智能升级趋势明显,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在存量政策与新一轮‘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叠加效应下,国内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机械工业产销形势整体好于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122种主要产品中,84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8.2%;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挖掘机累计销售12.1万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2.9%。

《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全球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达到466.4万台,较前一年增长9%,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升至创纪录的202.7万台。中国推动制造业基地现代化的战略已在自动化进程中达到新的里程碑。
中国作为机器人应用最活跃的市场,正通过开放合作与技术创新,为世界贡献着独特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推动人类共同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 孙羽宋
审核: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邓兴军
综合来源:中国新闻网、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