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矗立着一座红白相间、20多层楼高的钻机。地下,千余根钻杆相连,钻入12套地层,通往地球深处,这就是中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中国石油深地塔科1井。2025年2月20日,中国石油宣布,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处胜利完钻。这不仅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更创造了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全球尾管固井最深等五项钻探纪录。


在油气钻探领域,深度超过9000米的井被称为特深井。要在地下打一口这样的深井,业内专家形容其难度“好比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看清雅鲁藏布江上的游船”。深地塔科1井所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自然环境严峻。夏季最高气温达50多摄氏度,冬季则接近零下30摄氏度,常年风沙弥漫。地下情况更为复杂。钻探要穿透12套地层,每套地层的岩性都不同。随着深度增加,岩性变化越来越快,需要不断更换钻头、调整钻井液配比。在万米以深,钻头磨损极快。靠近地表时,一颗钻头一天能钻600米,而在万米深处,钻头平均进尺仅30米就会磨得近乎光滑。

超高温、超高压是入地万米的极致挑战。深地塔科1井井下最高温度约220摄氏度,压力高达145兆帕,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施加1.45吨重量。在井内,1130多根钻杆首尾连接,自重超过350吨。最细的钻杆只有拳头粗细,在万米井下“如面条般柔软”,断裂风险极高。危险最终在钻头距离万米仅差23米时发生。钻杆突然断裂,重达290吨的下部钻具垂直砸下,楔进了9977米的地层深处。更糟糕的是,南疆地区十年不遇的特大沙尘暴也在这时袭来。抢险工作在风沙中艰难进行 ,经过15天连续奋战,团队终于解决了所有问题。

为应对万米钻探的挑战,中国石油集团自主研制了全球陆上首台12000米自动化钻机。其提升能力达900吨,可轻松吊起2列动车组,自动化作业减少人工重体力劳动达80%以上。项目团队还研制了超硬复合片及高端钻头,成为破碎深地极硬岩石的“铁齿铜牙”。抗220摄氏度水基钻井液、高韧性高强度钻杆、抗240摄氏度高强度成套取芯工具等10项技术利器,共同支撑了万米钻探的成功。产业链创新合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套管产品由宝钢股份自主研发,钻头复合片产自中国石化江钻公司,形成了自主可控的万米关键核心技术体系。


深地塔科1井更重要的是首次获取到万米以深地质资料,验证了塔里木盆地在万米深层仍有油气资源潜力在万米以下,技术人员发现了油气显示,实现了全球陆上万米以下油气发现零的突破。在寒武系地层10851米到10910米井段,钻揭了优质烃源岩。这些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使得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

随着深地塔科1井的胜利完钻,其肩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两大使命已基本完成。表明我国万米深地钻探系列技术利器成功经受超深、超高温、超高压、超高应力和复杂压力系统等极端工况考验,锻造出可与“万米深潜”“嫦娥探月”比肩的“国之重器”。这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万米深地钻探技术,在我国钻探工程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国继“深空”“深海”之后在“深地”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 王佳音

审核:北京城市学院 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 教授、硕士生导师 邓兴军

综合来源:中国青年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社、央广网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