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注意过——妈妈最近走路慢了,上楼梯会喘、会扶腰,咳嗽几声就皱起眉,甚至出门总带着纸巾。问她哪儿不舒服,她只说:“人老了,毛病多。”但她没说的,是那种下坠感、漏尿、腰酸的尴尬。
在中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盆腔器官脱垂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高达22.07%。5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甚至超过50%。然而,大多数人选择沉默。

今年9月,61岁的花奶奶(化名)带着一个坚定的愿望,走进了李晓琴主任医师的诊室。她被外阴脱出的“鸡蛋大小”肿物困扰了好几个月,一咳嗽、打喷嚏就漏尿。但她最核心的诉求非常明确:“李主任,如果可能,我希望能不切子宫吗?”
这个诉求的背后,是许多女性对保留身体完整性的深切期望。
“请放心,我们会综合评估,为您制定最安全、也最符合您意愿的方案。”李晓琴主任的话给花奶奶吃了一颗定心丸。
经过严谨的多学科会诊,李主任团队为花奶奶“量身定制”了【经阴道子宫前后壁修补+会阴陈旧性裂伤修补术】。该手术利用阴道这一天然通道进行,体表无切口,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不仅能直接修复脱垂的器官和松弛的盆底,更圆满实现了花奶奶保留子宫的愿望。
李晓琴主任科普时间:认识子宫脱垂
近期,我们注意到很多女性朋友在咨询:什么是子宫脱垂?不处理会自己好吗?今天,李晓琴主任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个常见却易被忽视的问题。
1.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简单来说,就是子宫“掉”下来了。具体而言,是指支撑子宫的盆底肌肉和韧带变得松弛薄弱,导致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患者常感觉阴道有堵塞感或肿物脱出,可能伴有腰骶部酸痛、下坠感、压力性尿失禁(咳嗽、大笑时漏尿),或性生活困难。
2. 子宫脱垂如何分度?
临床上采用国际通用的POP-Q分度法,精准评估严重程度,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
- 0度:无脱垂。aa、ap、ba、bp均在-3cm处,c点或d点位置在-tvl至-(tvl-2)cm处。
- Ⅰ度:范围大于0级,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距处女膜缘<1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
- Ⅱ度: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内侧或外侧,距处女膜缘1cm内。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至+1cm。
- Ⅲ度:脱垂的最远端在处女膜缘外侧,距处女膜缘>1cm,但小于(tvl-2)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1cm至(tvl-2)cm。
- Ⅳ度:全部脱出,脱垂的最远端超过处女膜缘>(tvl-2)cm。脱垂的最远端定位于大于(阴道全长-2)cm。
3.子宫脱垂有哪些潜在危害?
- 腰骶酸痛:久站、劳累后加重。
- 分泌物异常:局部循环受阻,易引发感染,导致白带增多甚至带血。
- 排尿异常:如尿失禁、排尿困难。
- 下体不适与尴尬:脱出物与衣物摩擦,影响行走和社交。
4. 子宫脱垂,必须切子宫吗?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李晓琴主任强调,“子宫脱垂并不等于必须切除子宫。”
治疗方案应是个体化的。对于像花奶奶这样II度脱垂、且有强烈保留意愿的患者,通过全面的盆底评估,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手术是完全可行的优选方案。该手术旨在修复缺陷的支撑结构,将子宫复位并牢固悬吊,从而在祛除病痛的同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对于轻中度脱垂,凯格尔运动、盆底康复治疗(如电刺激、生物反馈)等都是有效的非手术选择。而重度脱垂则通常需要手术干预。
李晓琴主任最后提醒:
“预防胜于治疗。控制体重、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筛查和康复,是守护盆底健康的关键。一旦出现症状,请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解所有可选方案,为自己做出最明智的决定。”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彭灿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彭灿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