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301医院母义明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主任医师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了题为“Global risk factors, epidemiology, and disease burden of type 2 diabetes”的文章,总结了全球2型糖尿病全球流行趋势、疾病负担演进和危险因素控制,在指出现状严峻的同时,也对未来做了充满信心的展望。

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水平下15岁及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

各大洲15岁及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
过去三十年,2型糖尿病已从相对少见的疾病,迅速发展为全球性流行病。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3亿成年人患病,预计到2045年将接近8亿例。而中国是全球2型糖尿病流行的重灾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4亿,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人群。这与我国几乎不可逆转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饮食和生活方式转变密切相关。在未来数十年,中国的糖尿病负担还会进一步加重。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和青少年患者数量快速上升,他们未来面临长期并发症风险。

不同国家15岁及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
糖尿病不仅导致血糖升高,更是心脏病、中风、肾衰竭、失明和截肢的重要原因。不同严重程度的并发症使患者寿命平均缩短,生活质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作者指出,在临床工作中,年轻患者失去劳动能力和竞争力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这对家庭和社会都是沉重负担。在经济层面,糖尿病已经占全球医疗支出的10%左右。在美国,超过一半的糖尿病医疗费用都用于处理并发症。在我国,基层诊断不足、控制率偏低,使得很多患者在并发症阶段才被发现和治疗,医疗和社会成本极高。

社会环境决定因素与遗传性早期生活因素增加易感人群罹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但希望依然存在。作者强调,2型糖尿病的预防是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芬兰、美国、印度和中国的研究均表明,改善饮食、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可以让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降低近六成。近期证据甚至表明,通过持续减重,部分患者可以实现病情缓解。目前,我国防治工作的最大短板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投入不足。多数医疗资源仍集中在并发症治疗,而忽视了早筛、健康教育和基层管理。

2型糖尿病男性和女性的性别特异性风险及风险因素中的性别差异
未来中国应进一步推进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加强社区与基层医院的生活方式干预,制定适合国人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健康指导,并在政策层面加大公共健康投入,推动糖尿病防控向“早预防、早管理”转型。
来源: 《中国科学》杂志社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科学》杂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