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小张(化名),因全身反复起水疱两个月前来就医。近段时间,水疱从口腔蔓延到全身,伴有明显的灼热感,让他备受困扰。他曾在当地医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症状虽短暂缓解,但很快又复发加重。

经推荐,他来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门诊寻求帮助。经过系统检查与中医辨证,小张被确诊为天疱疮。小张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几天后,身上的水疱大部分开始干涸结痂,灼热感也基本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什么是天疱疮?

刘劲松主任介绍,天疱疮是一种由于免疫系统“误攻击”而导致的皮肤病。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侵害,但在天疱疮患者身上,它却错误地攻击皮肤和黏膜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导致细胞“脱开”,形成松弛、易破的水疱。


(▲AI图)

这类疾病虽不常见,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以中青年居多。病情轻重不一,严重时可能因皮肤大面积破损而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天疱疮有哪些典型表现?

1.口腔最早“报警”:多数患者最早在口腔出现糜烂、疼痛,喝水、吃饭都困难。

2.水疱松垮易破:皮肤上出现像“气球装水”一样的水疱,轻轻一推就破,留下红色糜烂面。

3.灼热但不痒:患者常感觉皮肤灼热,但一般不痒。

4.易继发感染:破损皮肤如护理不当,容易感染,加重病情。

为什么会得天疱疮?

天疱疮的确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而像小张这样长期饮食不节、作息混乱、情绪压力大,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免疫系统紊乱,成为疾病的“导火索”。


(▲AI图)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的控制策略

刘劲松主任介绍,小张的治疗过程,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思路。

1.西医控标:使用免疫抑制剂,快速控制异常的免疫攻击,外用药物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2.中医治本:中医认为天疱疮多与“脾虚湿盛、湿热内蕴”有关。脾主运化,脾虚则体内水湿停滞,郁久化热,发于皮肤即为水疱。

治疗上遵“中医皮肤泰斗”赵炳南教授治疗天疱疮经验,中医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为法,运用健脾除湿汤合八生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和外洗药物,既祛除病邪,又调理体质,减少复发风险。

康复期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天疱疮容易反复,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1.坚持用药与复诊:切不可自觉好转就擅自停药,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温柔对待皮肤: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和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管住嘴很重要: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熬夜,学会调节情绪,适当进行缓和运动,增强抵抗力。

5.营造舒适环境:避免长期待在潮湿环境中,注意居住环境通风。


(▲AI图)

专家提醒

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提醒:天疱疮虽是一种顽固性疾病,但并非不可控制。通过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

如果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水疱,尤其是伴有口腔糜烂,请务必及时前往风湿免疫科或皮肤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胡梁 罗倩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梁 罗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