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12日消息,由太阳活动区AR4274连续爆发的强耀斑及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引发红色警报级别的太阳质子事件和特大地磁暴。这波地磁暴给我国北方带来绚烂极光。
上图!
特大地磁暴到访地球

摄影 戴建峰 于呼伦贝尔
自11月4日以来,太阳活动活跃,多次爆发X级别以上耀斑,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引起不同程度的地磁暴。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12日消息,11月12日8点地球磁场开始产生强烈的扰动,发生特大地磁暴。有3小时达到特大地磁暴水平(Kp=9),有3小时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8),也达到了红色空间环境灾害性事件预警中的地磁暴红色警报级别。
源头来自太阳活动区AR4274

太阳活动区AR4274
这次特大地磁暴事件的源头均来自太阳活动区AR4274。该活动区在11月9、10、11日分别爆发了X1.7级、X1.2级、X5.1级耀斑,都伴随有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9日、10日的X1.7级和X1.2级耀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几乎同时达到地球附近,于12日联合冲击地球磁场,引发了特大地磁暴。全球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幸运地欣赏到了极光盛宴。
一周等待 极光终于来了
这次的极光可以用“久违了”来形容。
11月 3日-5日,太阳活动达到高水平,日面上8个活动区,共产生2个X级耀斑和11个M级耀斑。
11月5日凌晨,太阳表面在短时间内接连爆发两次X级大耀斑——分别为X1.8和X1.1级,并伴随一次M8.6级中等耀斑,但是这些爆发区域并未正对地球。北京时间11月6日11:00至14:00,地磁活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触发橙色警报。
然而,摄影师们仍然没有追到极光。专家指出,极光能否被观测到,不仅取决于太阳活动强度,更受制于四大关键因素:地磁条件、行星际磁场方向、天气状况与月光干扰。地磁方向不配合,天气不理想、月光太强,都是上周国内“完美错过”极光的原因。
今天,极光终于来了,它的始作俑者,仍然是近期活跃的太阳活动区AR4274。它于11日爆发了近期最强X5.1级耀斑。
大地磁暴还在继续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消息,截至目前,大地磁暴仍在持续。预计11日X5.1级耀斑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将于12日晚间至13日上午到达地球,继续引起大地磁暴。
目前活动区AR4274位于日面西侧,面积为1100个太阳面积单位,预计未来几天仍可能爆发M级或X级耀斑。
来源: 封面新闻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四川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