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院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结构协同逻辑的实践路径与研究分析
富源县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 章锋
摘要
本文以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与治理融合要求为遵循,聚焦“党务管理(党委领导、支部建设、党风廉政)”与“法人治理结构(党委、院长、理事会、监事会)”的协同作用,剖析当前两者存在的“定位模糊、制度脱节、机制缺失”等问题,基于“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法人治理是载体、双向嵌入是关键”的协同逻辑,从制度衔接、机制搭建、执行落地、监督闭环四个层面探索实践路径,为基层医院破解“党建与治理不紧密”难题、提升治理效能提供可复制方案。
关键词:现代医院;党务管理;法人治理结构;协同逻辑;基层党建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2020年《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 “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院长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2021年《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推动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治理体系”。当前部分基层医院存在突出问题:党委在法人治理中“越位”或“缺位”(如干预具体行政事务,或未参与重大决策)、党务制度与治理规则不衔接(如党建考核未纳入法人治理评价)、基层支部未嵌入科室治理环节,亟需通过协同机制打通堵点。
1.2 研究意义
理论层面,填补基层医院“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协同” 的理论空白,构建“党建引领治理”的关联模型。
实践层面,为基层医院明确党委、院长、支部在治理中的权责边界,解决“决策效率低、执行脱节、监督分散”问题,助力基层医院实现“党建强、治理优、服务好”的目标。
二、重点概念界定与协同逻辑
2.1 重点概念
现代医院党务管理:以基层党建为重点,涵盖党委决策(重大事项前置讨论)、支部建设(临床科室党建与业务融合)、党风廉政(医德医风、重点岗位监督)、党员管理(先锋岗建设、考核激励)四大模块,聚焦“抓实抓细基层”的落地要求。
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以“决策-执行-监督”为框架,由党委(决策重点)、院长(行政执行)、理事会(咨询议事,含职工代表、专家代表)、监事会(监督评估,含纪委成员)组成,确保医院依法依规运行。
2.2 协同逻辑
根本原则: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统一:党委通过“重大事项前置讨论”嵌入法人治理决策环节,院长在党委决策框架内行使行政权,避免“党委包揽行政”或“院长脱离党委领导”;
重点路径:双向嵌入与制度衔接:党务人员(如党委班子成员)进入理事会、监事会,行政骨干(如科室主任)兼任支部书记,实现“人员交叉任职”;将党建要求纳入医院章程、治理规则(如支部考核与科室绩效挂钩);
价值目标:党建效能转化为治理实效:通过协同将“党员先锋作用”转化为“医疗服务优化”(如党员牵头诊疗流程改进)、“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科室治理提升”(如支部参与科室预算制定),最终实现患者满意度、医疗质量双提升。
三、当前基层医院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结构协同的现存问题
基于对8家县级二级医院、12家乡镇卫生院的调研(2024 年1-9月),现存问题集中于三方面:
3.1 定位模糊:党委“越位”与“缺位”并存
部分医院党委直接干预行政事务(如指定药品采购品牌),替代院长执行权;
少数医院党委未履行“前置讨论”职责,重大设备采购、学科建设规划等事项仅由院长办公会决策,党委“缺位”导致方向偏差。
3.2 制度脱节:党务与治理规则“不紧密”
医院章程未明确党委在法人治理中的具体权责(如未列明前置讨论事项清单);
党建考核与法人治理评价分离:支部考核仅关注“会议次数、党员参与率”,未与科室运营效率、医疗质量等治理指标挂钩,导致支部“重党建形式、轻治理实效”。
3.3 机制缺失:协同与监督“碎片化”
无常态化协同平台:党委与理事会、院长办公会缺乏定期沟通,决策后执行情况未及时反馈;
监督体系分散:纪委监督聚焦党风廉政,监事会监督聚焦行政合规,两者未联动,导致“党建问题未纳入行政监督”“行政违规未关联党建整改”。
3.4 基层薄弱:支部未嵌入科室治理
临床科室支部书记多由业务骨干兼任,缺乏“党建+治理”统筹能力,支部活动与科室预算、质控等治理环节脱节;
党员在科室治理中“身份意识”弱化,未参与科室重大事项讨论(如诊疗流程优化、耗材使用监管)。
四、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结构协同的实践路径
4.1 第一步:制度衔接——明确协同“规则”
4.1.1 修订医院章程,固化协同条款
明确党委“前置讨论事项清单”(含重大决策:如医院发展规划、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如设备采购超50万元;重大支出:如年度预算超10%调整),明确“未前置讨论的事项不得提交院长办公会、理事会审议”;
在章程中明确“双向任职”比例:党委班子成员中至少1人进入理事会,院长、副院长中党员占比不低于80%,临床科室支部书记100%兼任科室副主任(参与科室治理决策)。
4.1.2 整合考核体系,实现“党建-治理”同考
制定《党建-治理协同考核办法》,将“党委决策执行率”“支部参与科室治理次数”“党员牵头治理项目数”纳入法人治理评价(占比不低于30%);
科室绩效分配中,党建治理成效与业务绩效按4:6权重核算(如支部推动科室患者满意度提升5%,给予科室绩效加分)。
4.2 第二步:机制搭建——打通协同“通道”
4.2.1 建立“三级协同会议”制度
党委常委会(每月1次):审议治理重大事项,听取院长执行情况汇报;
党建-治理联席会(每季度1次):党委、理事会、院长办公会、监事会共同参会,研判协同难点(如“学科建设中党建资源分配”);
支部-科室协同会(每月1次):支部书记牵头,讨论科室预算、质控等治理事项,党员骨干提出优化建议(如“党员带头减少不必要检查,降低患者费用”)。
4.2.2 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
开发“党建 - 治理协同系统”,设置“前置讨论模块”(党委在线审议事项,自动记录意见)、“执行跟踪模块”(院长办公会反馈决策落实进度)、“支部治理模块”(上传支部参与科室治理案例),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流程可追溯。
4.3 第三步:执行落地——强化基层“嵌入”
4.3.1 推动支部嵌入科室治理关键环节
支部参与科室“三重一大”决策:科室年度预算、人员调配、质控方案需经支部会议讨论通过;
开展“党员治理先锋行动”:在科室设立“党员治理岗”,负责跟踪诊疗流程优化、耗材使用监管(如某内科党员岗推动 “慢病管理流程简化”,患者复诊时间缩短 40 分钟)。
4.3.2 加强“双能型”队伍培育
每半年组织支部书记、科室主任培训,内容涵盖“党委前置讨论规则”“科室治理中的党建方法”(如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分享“支部引领科室成本控制”案例);
推行“党建+治理”项目制:党委每年立项3-5个协同项目(如“党建引领医保基金监管”),由支部牵头、行政配合实施,项目成效纳入个人晋升考核。
4.4 第四步:监督闭环——确保协同“实效”
4.4.1 整合监督力量
成立“协同监督小组”:由纪委书记任组长,监事会成员、支部纪检委员参与,每季度开展“党建-治理协同督查”,重点检查“前置讨论是否规范”“支部治理是否落地”;
建立“问题整改闭环”: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如“某科室未让支部参与预算制定”),下发《协同整改通知书》,明确党委、院长、支部的整改责任,整改后由监督小组复核,未达标者约谈负责人。
4.4.2 强化职工与患者监督
每月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对“党建-治理协同”的意见(如“希望支部更多参与就医流程优化”);
对优秀协同案例(如“支部推动的‘无陪护病房’建设,患者满意度提升12%”),通过医院官网、宣传栏公示,强化示范效应。
五、实践成效验证(以某县级二级综合医院为例)
5.1 案例医院基础情况
该医院2023年启动协同改革前,存在“党委决策执行率仅 65%、支部未参与科室治理、患者满意度 88%”等问题。
5.2 改革后成效(2023年10月 - 2024年9月)
治理效率提升:党委决策执行率从65%提升至98%,重大事项决策周期从20天缩短至10 天;
基层治理强化:支部参与科室治理案例达46个(如“外科支部推动手术耗材成本下降15%”),党员牵头治理项目23个,职工对“党建促治理”满意度达92%;
服务实效改善:患者满意度从88%提升至96%,医保基金违规使用次数从每年12次降至2次,学科建设新增市级重点专科1个。
六、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现代医院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协同,重点是“党委领导不缺位、法人治理不越位、基层支部要到位”:通过制度衔接明确权责、机制搭建打通通道、基层嵌入强化落地、监督闭环确保实效,可有效解决“党务管理与法人治理不紧密”的问题,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医院治理效能,为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6.2 未来展望
数字化深化协同作用:将 AI 技术融入协同平台,实现“前置讨论合规性自动预警”“支部治理成效智能分析”;
分类施策优化实施路径:针对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特点调整协同路径(如中医医院支部重点参与“中医特色诊疗推广” 治理);
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运行:将协同要求纳入基层党建考核“硬指标”,推动协同从“阶段性改革”转向“常态化运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Z].2020.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立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Z].2021.
[3] 张建军。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研究 [J]. 中国医院管理,2022,42 (10):89-92.
[4] 李红梅。基层医院党务管理与科室治理融合的实践路径 [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 (7):512-514.
[5] 王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党建与法人治理协同机制研究 [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37 (2):189-192.
来源: 科普健康一章锋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健康一章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