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海燕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核:范林军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普及和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超声检查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因人群而异,普遍报道在20%~76%,其中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面对如此高的检出率,许多患者会产生焦虑和困惑:甲状腺结节是否会癌变?需要手术干预吗?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本文将系统介绍甲状腺结节患者在饮食、运动和复查随访方面的规范管理策略,帮助患者掌握守护甲状腺健康的“黄金法则”。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前下方,呈蝴蝶形,分左右两叶,中间由峡部相连。虽然重量仅约20~30克,但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体温调节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局部异常团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根据病理性质,结节可分为良性结节(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和恶性结节(甲状腺癌)。临床实践表明,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恶性比例相对较少。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无明显症状,多为体检时偶然发现。当结节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出现颈部肿块或隆起、吞咽不适或异物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症状(亢进或减退)。
甲状腺结节成因多种多样,包括碘摄入不足或过剩、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辐射暴露以及环境影响等。饮食中的碘摄入尤为关键,碘缺乏与碘过量均为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已知风险因素。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压力过大)也是结节发生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保护甲状腺健康注重生活方式的全面调节,饮食调控、合理运动、定期复查正是预防与干预的“三大法宝”。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饮食调理: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营养密码
饮食调理是甲状腺结节管理的核心环节,应科学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通过精准把控碘摄入、协同补充关键营养素、规避风险食物及动态调整功能状态,有效维护甲状腺功能,降低结节进展风险,为结节的长期管理奠定基础。
1.碘的智慧摄入:平衡是关键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但其摄入量需要精确把控:①碘缺乏地区人群应适量增加富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贻贝等海产品,并选择加碘食盐;②碘充足或过量地区人群减少高碘食物摄入,避免长期大量食用海藻类;③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患者建议适度限碘,因过量碘可能加重自身免疫反应。
常见食物碘含量参考:①海带(干)约10mg/100g;②紫菜约4.5mg/100g;③带鱼约40μg/100g;④鸡蛋约25μg/个;⑤牛奶约30μg/250ml。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营养素的协同作用:构建甲状腺保护网
(1)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减轻甲状腺氧化应激。食物中巴西坚果、葵花籽、蘑菇、鱼类是其良好来源,每日推荐摄入量60~70μg。
(2)锌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牡蛎、牛肉、南瓜籽中含量丰富。
(3)铁元素:缺铁会影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动物肝脏、红肉、菠菜可补充铁元素。
(4)维生素D: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足与甲状腺疾病相关,建议适量晒太阳,食用富含脂肪的鱼类、蛋黄。
(5)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E及类胡萝卜素等可减轻炎症反应,各类新鲜蔬果为其优质来源。
3.需要限制或避免的食物
(1)致甲状腺肿物质:卷心菜、西兰花、木薯等含硫苷类物质,大量生食可能干扰碘的利用,建议煮熟后适量食用。
(2)高脂高糖饮食:易加重代谢紊乱,影响甲状腺及整体内分泌平衡。
(3)精加工食品:其中含反式脂肪、人工添加剂等,可加重身体炎症反应。
(4)酒精:干扰甲状腺激素代谢,建议严格限制摄入或戒酒。
(5)咖啡与浓茶:影响药物吸收,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时需间隔4小时以上。
4.不同功能状态下的饮食调整
(1)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结节: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钙和磷,严格限制碘摄入。
(2)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结节: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脂肪与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根据碘营养状态调整摄入量。
(3)术后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三、科学运动:为甲状腺健康赋能
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优化甲状腺局部微环境,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维持健康体重,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缓解压力,降低应激激素对甲状腺的影响。
1.推荐运动方式及强度
(1)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以身体微微汗出、呼吸略加快但能正常对话的中等强度为宜;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抗阻训练:运用弹力带、轻重量器械或自重训练,每周2~3次,以增加肌肉量;
(3)柔韧性练习:包括瑜伽、普拉提、太极等,改善颈部姿势,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2.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后需注意颈部放松,可进行轻柔的颈部伸展;
(2)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
(3)如出现颈部不适、肿胀或压迫感应及时就医;
(4)保持运动规律性比追求高强度更重要;
(5)结合个人喜好选择运动方式,以便长期坚持。
四、定期复查与监测:守护甲状腺的警戒线
医学研究表明,虽然多数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病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部分结节可能出现体积增大、形态改变或功能异常等问题。定期复查可监测结节的发展情况,及时识别潜在的恶性病变。常规的甲状腺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必要时的穿刺活检。以“预防为主”为理念,在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情况下,定期随访更能帮助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复查策略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结节的大小、数量、形态以及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制定。通常情况下,对于低风险小结节或无症状患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1次超声检查。对于较大或多发性结节者,应适当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定期复查的临床意义不仅仅是医学检查数据的累计,更是一种医患协作的动态管理过程。患者在复查过程中,应主动向医生反馈近期症状变化,并咨询检查结果的含义、风险分层和后续监测计划。医生则根据患者所述症状、检查检验结果及近期生活方式,为其制定更为合适的综合调理方案,达成个体化健康管理目标。
定期复查虽然对于疾病早期发现至关重要,但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和焦虑。建议患者在复查前后做好心理调适,可以通过与医生充分沟通、参加健康科普讲座或加入患者互助小组等方式来缓解焦虑,实现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协同管理。
愿每一位结节患者都能从本文中获取科学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黄金法则”,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切实保障甲状腺健康长效维护。无论病情如何变化,只要我们坚持科学规范管理,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定能在长期健康实践中收获身心安宁。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