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人们特别注重朝夕相处的伴侣,但对与我们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隐形伴侣,却无从感知,不足珍惜。只有当没有或烟尘弥漫、污浊不堪时,才慌张警觉。
是的,人一旦失去它,不到6分钟,就会呜呼哀哉,一命归阴。
蓝色星球上如果没有它,一切动物几乎全部匿迹,植物绝大多数会泯灭,微生物只有部分能存活。
既然它如此重要,为什么还会被忽略?
因为,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好似无色无形,无边无际。可仔细想想,它能流动,能变身,是被动地“有形”,并且有质量和重量,边界和身高。
不信,那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它是什么?它就是——空气。
谁都知道:没有空气,人是活不成的;谁都知道,人因缺氧会死亡。所以,我曾经以为“空气就是氧气”。
其实,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核心成分是氮气(78.08%)和氧气(20.95%)。剩下不到1%的里面,几乎全是稀有惰性气体(0.93%)——氩、氖、氦等以及二氧化碳(0.04%)和一些微量成分,包括水蒸气、尘埃、微生物等(0.01%)。
这么复杂,分明就是个“集团”!
从占比来看,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无疑是“董事长”,氧气只是“经理”。这,完全颠复了我的认知。
吸入我们肺部的空气里,原来八成是氮气呀?绝对的“主流”!
氮气(N₂),维持大气压力稳定、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是低调有涵养的生命“沉默守护者”。
豆科(含蛋白质)植物,它的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肥;食品包装袋里鼓鼓的它,能防止食品氧化和被挤压;就连医院里常用的液氮,也是氮气的“变身形态”,它能快速冷冻细胞,保存血液、疫苗等,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疣子。
因而,我就猜想:氮气进入人体,看似无反应,是不是也发挥着类似的、当今未知的作用?
人体本身就有密码无数,世界更是奥秘无穷。空气中的氮气,看似肺部机器的“过客”,氧气的“陪客”,但我深信伟大而智慧的造物主,一定不会虚设它。只是当今科技水平的局限,限制了人类对它的全面认识。
氧气(O₂),是生物呼吸、燃烧反应的关键气体。它运载人类心脏这台“发动机”,帮助细胞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来维持我们的生命。
如此高功厚德的它,却是“非主流”。
想想也是,人虽然需要氧气,助燃也需要氧气(燃烧时,只要断氧火焰就会熄灭),但自然界并不是一切都需要它。氧气对酵母菌来说就可有可无。还有,铁氧化后会生锈,切开的苹果会变黄,茄子会变黑,病人吸纯氧气,会“氧中毒”。更有甚者,有的微生物,一接触到氧气就会迅速死亡(如破伤风梭菌)。由此看来,氧气是有“个性”的,而氮气总是阻止氧气去氧化物质,保持稳定。
尽管氮与氧分工不同,作用各异,但它们终归形影不离,是蓝色星球里维持生命的中坚力量。
二氧化碳(CO₂),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誉为“植物美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适量的二氧化碳像“被子”一样保护地球的热量,让地表温度适合生命生存;过量的二氧化碳,会使“被子”变厚,全球变暖。继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异样就会随之而来。
稀有惰性气体——氩(Ar)、氖(Ne)、氦(He)等,它们看似“高冷”,但个个身怀“独门绝技”。
氩气,焊接时,防止金属在高温下被氧化;氖气,通电后会发出橙红色的光(霓虹灯);氦气,轻且不燃烧,气球充满它就能飘飞。
清晨的雾,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如果带有微生物细菌或病毒,就能使疾病在空气中传播。 空气里有这么多“孪生姊妹”,它们象大雁南飞一样,时常变型变身地在地球表面流动和循环,进行着神奇美妙的旅行。空气的行动规则,铸就了它的边界和身高。
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层”是对流层。这里的空气会不断上下流动,形成风、云、雨、雪。我们呼吸的空气,90%都集中在这层。第二层是“飞机专属通道”的平流层。 这层气流是水平方向流动的,层顶还有“地球保护伞”臭氧层。所以,飞机(尤其是民航客机)在此层飞行比较安全。再往上就是“极光诞生地”。它又分为: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我不禁遐想:这里,是不是人们所说的“天堂”?
因为这三层,绚烂夺目、奇幻瑰丽、静谧深邃——流星雨在中间层闪现;彩色的南、北极光在热层炫耀。尽管这里温度高达2000℃,人飘然其中,却浑然无感;气体分子从散逸层不断向宇宙空间扩散……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无法用视觉和嗅觉直接感知它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空气没有质量。汽车轮胎充满了空气,就增加了重量。1 立方米的空气质量约为 1.29 千克。
空气还可压缩。打气筒将空气压缩后注入篮球、轮胎等物体,它的弹性特质就此显现 。
认识了空气,就能很好地利用空气。如今,空气学已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如:风力发电,金属加工保护,气动设备驱动,材料干燥、空气净化技术等等……举世瞩目的中国黑科技“空气能发动机”已横空出世。航空航天、火箭将卫星、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就是空气动力学的奇迹展现。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空气包裹的世界里,它像“隐形巨人”占据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人们有目共睹,不良空气所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可怕:冬天煤炉取暖,闭门关窗,产生的一氧化碳会使人缺氧而亡;雾霾,会导致哮喘、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在密闭的车库里发动汽车,几分钟内就可能致人昏迷。铁的事实告诉人们,保持良好的空气是何等得重要,我们决不能让空气成为地球生命的“隐形杀手”!
植物,是天然的“空气净化器”。亚马逊雨林被称作“地球之肺”。世界各国早已强调要保护森林。我国也明文规定:禁止滥砍滥伐。
工厂安装上了废气处理设备,关停了一些高污染的行业,目的也是为净化我们的空气。
作为个体的我们,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在自己家门前或庭院多种绿植,节约用纸,空调调到最省电模式,选择绿色出行……
人人都当“空气卫士”,生命不可或缺的隐形伴侣,就通透、纯净、清新,我们每个人的呼吸就会更加顺畅、舒适、沁心!
来源: 抚州市科普作家协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抚州市科普作家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