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天气转寒,对于血透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格外警惕的时期。低温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荷,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降低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核心在于围绕“减轻心脏负担”展开系统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个基石:坚持充分透析
规律透析是稳定病情的基础,患者应严格遵从医嘱,绝不轻易减少或中断透析,确保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时长达4小时。
两个关键:管好水、控好压
1.严格的容量管理——控制水分摄入是减轻心脏“工作量”最为关键的一环。两次透析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2kg-3kg。可以使用带刻度的水杯,每日饮水量在前一天尿量的基础上加500ml(包括饮水、饮汤以及食物本身的含水量),如:前一天尿量100ml,饮水量则为600ml,并保持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量<5g(相当于一个标准啤酒瓶盖平铺的量),以减少口渴感。
2.精准的血压管理——家庭自测血压不可或缺,除了在透析前测量,更应在非透析日早晚定时测量并记录,60岁以下血压<140/90mmHg,60岁以上血压<160/90mmHg,为医生调整降压方案提供最准确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保护血管和心脏。

一个基础: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酒精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水分摄入,应戒除。
合理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床上脚踏车等,每周3次-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30min-60min,运动后心率控制在100次/分-120次/分。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还有控制“慢性杀手”——高血磷,严格遵守低磷饮食,避免加工食品、饮料、动物内脏摄入,注意餐中服用磷结合剂,保证充分透析,维持血磷稳定。
健康管理是一场“持久战”,但每一步努力都将为您的心脏带来长远的益处,助您平稳过冬。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温州市护理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