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显示,近十年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及异常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高胆固醇血症增幅最为突出,高胆固醇血症预计在20年内可增加约920万例心血管事件。
“作为与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并列的代谢性慢性病,高血脂会直接引发动脉硬化,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中西医结合诊疗高血脂具有明确优势,可通过协同作用提升干预效果。”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阎芹介绍。
中医认为,高血脂患者多存在脾虚、痰湿偏盛的体质,治疗核心在于健脾、化浊、消脂,药食同源中药因其“既为食材,亦具药性”的特性,成为理想调理选择。荷叶、决明子、山楂、玉米须、红曲便是其中的经典代表,常作为“君臣佐使”成分出现在降脂方剂中。阎芹推荐,这些常见做法可以帮助高血脂患者在生活中稳血脂。
荷叶:清热化湿、升清降浊
1.性味归经与功效
《本草纲目》载荷叶“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其性平,味苦,归肝、脾、胃经,核心功效为清热化湿、升清降浊、消脂降脂,尤适用于痰湿内蕴型高脂血症,症见口苦、舌苔黄腻、体态肥胖者。
2.现代药理机制
荷叶含荷叶碱、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肠道脂肪吸收;其生物碱成分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同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用法与辨证
茶饮:干荷叶2~3g(也可以保留荷梗以增利湿之效),配伍陈皮3g(理气燥湿),沸水冲泡10分钟,盖上杯盖或用养生壶煮10分钟,每日1剂,分多次温服;
粥膳:荷叶1张(剪碎)、薏苡仁15g(健脾祛湿)、粳米50g,共煮为粥,忌加红枣(滋腻碍湿),适用于夏季暑湿偏重者;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大便溏稀、畏寒肢冷)慎用,若服用后出现便溏加重宜暂停。
决明子:清肝润肠、降脂明目
1.性味归经与功效
《神农本草经》言决明子“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其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大肠经,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之效,适用于肝郁化火兼便秘型高脂血症,症见头晕目眩、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
2.现代药理机制
决明子含蒽醌类化合物(如大黄素),其有效成分莫纳可林类似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3.用法与辨证
茶饮:炒决明子5~10g(生用易致腹泻,炒制后寒性缓和),纱布包裹,配伍枸杞6g(滋补肝肾),沸水冲泡代茶饮,可加菊花5g增强清肝明目之功;
粥膳:炒决明子10g(包煎)、山药15g(健脾益气)、粳米50g,共煮为粥,适用于脾虚兼便秘者,山药可中和决明子寒性;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无便秘者忌用;不宜与大枣同用,以免壅滞气机,影响降脂功效。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1.性味归经与功效
《本草备要》谓山楂“健脾行气,散瘀化痰,消食磨积”,其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擅长消食化积、活血化瘀、化浊降脂,尤适用于饮食积滞(尤其是肉食积滞)型高脂血症,症见脘腹胀满、嗳气酸腐、舌质暗者。
2.现代药理机制
山楂含山楂酸、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其有效成分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用法与辨证
茶饮:干山楂片6~10g,沸水冲泡,可加蜂蜜少许(糖尿病患者忌加)调和酸味,每日1剂,饭后温服;
膳疗:鲜山楂5~10颗(去核)饭后嚼服,或与排骨、五花肉同炖(解腻降脂);焦山楂(炒至表面焦褐色)10g煮水,适用于胃酸过多者(炒制后酸性降低);
注意事项:空腹忌服(酸性刺激胃黏膜);胃溃疡、胃酸过多者宜选用焦山楂,避免加重症状。
玉米须:利水渗湿、三调并举

1.性味归经与功效
《滇南本草》记载玉米须“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其性平,味甘,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水渗湿、降脂、降压、降糖之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高脂血症,尤宜兼高血压、高血糖者,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舌苔白腻者。
2.现代药理机制
玉米须含黄酮类化合物(如芦丁)、多糖,其有效成分能调节脂质代谢,降低TC、TG,同时扩张血管、改善胰岛素抵抗,实现“三调(降脂、降压、降糖)”作用。
3.用法与辨证
茶饮:干玉米须30g(鲜品60g),洗净剪碎,加水煎煮10分钟,代茶频饮,其味甘甜,无须加糖;也可配伍山楂15g,增强活血化瘀、降脂之效,适用于“三高”并存者;
注意事项:阴虚津亏者(口干咽燥、小便短少)慎用;与降压药、降糖药同服时,需间隔1小时,避免药效叠加。
红曲:健脾消食,消食活血
1.性味归经与功效
《本草纲目》载红曲“消食活血,健脾燥胃”,其性温,味甘,归脾、大肠、肝经,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化浊降脂之效,适用于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症见食少腹胀、面色晦暗、舌有瘀点者。
2.现代药理机制
红曲为籼米经红曲霉发酵而成,含天然莫纳可林 K(与他汀类药物活性成分相同),可强效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LDL-C;其发酵产物还含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能改善肠道菌群,辅助调节脂质代谢。
3.用法与辨证
膳食:红曲米5~10g,煮粥、煲汤时加入,可作为天然着色剂(使食物呈红亮色),兼具食疗功效;
注意事项: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者禁用,以免引发横纹肌溶解症;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服用食材期间需观察舌苔(厚腻是否消退)、大便(性状是否正常)及症状变化,每月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若出现不适(如便溏、胃痛),及时到正规医院找专业中医师调整食材配伍或用量。
(作者:杨萨飒、嵇刊)

来源: 科普江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