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是中式烹饪的灵魂,它们不仅为菜肴增添风味,也承载着丰富的饮食文化。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产品,如何挑选出既美味又健康的调味品呢?答案往往藏在产品标签里。通过解读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和质量等级等信息,我们能够更加明智地做出选择。

        配料表:看清原料来源

        以酱油为例,配料表能直观反映产品的原料差异。有的是写非转基因黄豆,有的写脱脂大豆,大豆营养成分更丰富更全 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提供了身体所需的某些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脱脂大豆是去除豆油后的副产品,又称豆粕或豆饼,不含脂肪,缺少人体所需的成分。因此应选择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的酱油,其含有的氨基酸含量更高,品味更鲜美,更能衬托出中国餐食的独特风味。

        营养成分表:关注蛋白质与钠含量

        根据国家标准,调味品的营养成分表需标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素。在选购时,可以重点对比两项指标:蛋白质和钠。一般来说,蛋白质含量越高,往往代表产品原料更优、酿造工艺更扎实。而钠含量则与健康息息相关,尤其对于关注低盐饮食的消费者,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更为适宜。

        食品添加剂:科学认识其作用

        调味料标签中,可以看到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工业化食品乃至调味品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非常严格,通常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欧盟地区、日本等国家的监管限量。我国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科学家和医生根据长期科学研究,选择适合用于食品的食品添加剂,再减少一万倍使用量,才能添加到调味料产品中。调味料,例如酱油、蚝油等产品,他们是运用大豆、海鲜、蚝等天然食材,通过发酵、蒸馏、过滤等加工工艺生产出来的,因此保留了天然食材中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这些天然营养物质也是微生物喜欢的食材,为此食品科学家们向调味料中添加国家合法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调味料的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只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国家设定的剂量和品种,其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调味料添加到餐品中是少量的,通过调味料摄入的食品添加剂更是极少量,建议大家可以选购大品牌、信誉佳的调味料产品。

       调味料是中国餐品必不可少的伴侣,也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烹饪角色,为此在选购时,需要看懂调味料的标签,从成分配料表、营养成分表、质量等级等重要内容,窥一孔而见全身,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调味料,成为我们做出中国好味道的帮手。

来源: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