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注重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时代,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体重与腰围。健康体重不仅关乎外在形象,更是预防慢性疾病、保持身体活力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比例已超过半数。如何通过科学饮食与合理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需要复杂严苛的节食计划,国家正积极推动健康体重理念,只需从日常的“三减”饮食与合理运动开始,循序渐进,便能走向更健康的生活状态。所谓“三减”就是减盐、减油、减糖。
减盐:控制好钠摄入,稳住血压。许多人的日常饮食存在“重口味”倾向,而过量摄入盐分会增加高血压风险。盐量过多还可能导致食量摄入增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量)。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减盐目标:使用厨房专用电子秤(精确到克)或定量盐勺控制用量;善用天然香料如姜、蒜、花椒等调味,减少对盐的依赖;注意识别高盐食品,如咸菜、火腿肠等加工食品;购买时调味品可选择“低盐”或“薄盐”酱油等。
减油:选对烹饪法,降低脂肪能量。油脂摄入过多易引发肥胖及心血管问题。建议每日烹调用油控制在25–30克(约2–3汤匙)。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焯、凉拌等低油方式;炒菜时控制油量,可使用不粘锅减少用油;少吃油炸食品与高脂甜点;喝汤前可撇去浮油;在外就餐时多油的菜肴可过一遍清水,帮助减少油脂摄入。
减糖:远离添加糖,防胖防衰老。糖分过量摄入,尤其是含糖饮料、甜点中的“添加糖”,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加速皮肤老化、引发蛀牙。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应注意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烹饪时控制糖的使用,并学会阅读食品成分表,选择无糖或低糖产品。
“三减”并不是要牺牲美食的乐趣,而是帮助我们建立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从微小细节开始调整,身体会逐渐适应并给出积极回应。
合理运动:激活代谢,塑造易瘦体质。运动不仅有助于消耗体内能量,还能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肌肉,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帮助形成“易瘦体质”。建议每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也可分次完成。 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可参考“说话测评”:运动时能正常说话但不能轻松唱歌,则为中等强度运动;如果既能正常说话,还能正常唱歌,则为低强度运动,比如慢走等。此外,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也很有效,比如选择步行或骑行通勤、多走楼梯、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等。减少久坐,增加日常活动量,是维持体重和健康的关键。
调整饮食结构,培养运动习惯,健康体重自然水到渠成。愿我们都能在科学的饮食与运动中,拥抱更有活力的自己!
来源: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国检验检测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