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白云与荒凉戈壁之间,光束被数万面镜子精准追踪、反射;液态熔盐在高塔中被点燃、储存,在夜晚依然释放出热能。中国西部,一座座光热发电项目正在荒漠中崛起,将阳光变成可靠电力。格尔木 50 兆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它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光伏光热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是目前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光热发电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约54.35亿元,采用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核心技术,采用“三塔一机”设计方案,配置14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镜场总面积约330万平方米,计划于2027年9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产生清洁电量约9.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2万吨。


它突出的特点是将“阳光发电”从白天延续到夜晚,为清洁能源储能、调峰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绿色能源走向稳定持久。

格尔木,年风能可利用小时数高达3500—5000小时,年日照时数超3500小时,发展清洁能源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格尔木市锚定“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战略目标,将生态保护与能源开发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绿色产业,逐步搭建起从单纯的能源开发到涵盖运维服务、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

目前,在格尔木东出口光伏产业基地,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如蓝色海洋般铺展至天际。现今格尔木的塔式熔盐光热项目、海西 350 兆瓦项目的开工建设,表明在清洁能源的建设领域,我们又向前走了一步。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 赵庭月

审核: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邓兴军

综合来源:央视网、新华网、中国网


来源: 科普中国-科普话强国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