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庞大的生物类群,物种多样性远超其他动物门类。目前全球已发现、描述并命名的昆虫超100万种,几乎遍布地球每个角落。

那么,什么是昆虫呢?

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生物,其特征:一是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二是长有六条连接在胸部的腿;此外,大多数成虫有一对或两对翅膀。

很多外形与昆虫相似的虫子并非真正的昆虫。比如蜘蛛、盲蛛、螨虫和蜱虫这类八条腿的虫子;还有马陆、山蛩、蜈蚣、蚰蜒这类很多腿的虫子;以及卷甲虫、鼠妇这类甲壳类虫子。

身边常见的昆虫

无论在都市还是乡村,我们身边总是能看见各种昆虫。

(一)家中的昆虫

家,这个我们每天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往往也是许多昆虫的栖息之地。

蛾蠓,特别喜欢栖息在下水管道中,卫生间的墙壁、地面经常能看到它们。

蟑螂,尤其是德国小蠊,常常出没于厨房的角落、橱柜缝隙等食物残渣容易堆积的地方。

每到炎热的夏季,恼人的蚊子就会不请自来,叮咬人体,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

如果水果皮没有及时清理,放置两三天后,就会吸引来成群的果蝇。

此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昆虫,比如以纸张为食的书啮、喜欢啃食淀粉和纤维素的衣鱼,以及常在储物间出现的蛛甲、烟草甲等。

(二)绿地中的昆虫

小区的绿化带和周边公园是昆虫最为聚集的场所。这些绿色空间为各类昆虫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在植物的枝叶间,经常能发现成群的蚜虫,而蚜虫的出现又会吸引来以蚜虫为食的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以及为了获取蚜虫分泌的蜜露而前来“放牧”的蚂蚁。

在盛开的花朵周围,总能见到蝴蝶飞舞、蜜蜂和熊蜂忙碌采蜜,还有外形酷似蜜蜂的食蚜蝇。

植物的叶片和花朵上,常常潜伏着善于伪装的螳螂,静待猎物上门;还有喜欢啃食叶片的叶甲和擅长钻蛀树干的天牛、小蠹、吉丁等。

地面上活跃着步甲、土蝽,以及随处可见的蚂蚁们。

(三)水边的昆虫

水域比如池塘、溪流等,又是一类昆虫聚集的环境。

常能见到成群飞舞的摇蚊,它们虽然不叮咬人,但让许多人从心理产生不适感。

水面上掠过的蜻蜓,时不时表演“蜻蜓点水”。

还有对水质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蜉蝣和石蛾,常被视为水域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

(四)夜晚的昆虫

有一类昆虫只在夜幕降临后才开始活跃,白天完全不见踪影。

如各种各样的蛾类,包括天蛾、尺蛾、羽蛾、夜蛾等。

萤火虫也是典型的夜行昆虫,可惜现在城市里几乎看不到了。

夏秋季节的夜晚,还有鸣叫的蟋蟀和螽斯。

有一种鲜为人知的昆虫叫驼螽,俗称灶马,成语“蛛丝马迹”中的“马”字,指的就是这种昆虫。

学会与身边的昆虫相处

与昆虫共处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技能,掌握科学的相处之道既能保障安全,也能维护生态平衡。

首先,保持距离是基础——多数昆虫不会主动攻击人,它们的攻击多因感到威胁。其次,学会观察而非干预。看到蚂蚁搬家、蝴蝶访花时,远远欣赏即可,不要随意捕捉。要知道很多昆虫在生态链中扮演着授粉、控害等重要角色。

最后,做好环境管理。家中保持整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能减少蟑螂等昆虫的侵扰;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可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概率。

请记住,昆虫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应该学会与它们和平共处。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本文作者:李颖超 北京林业大学 高级实验师

创作团队:中国林学会·自然引力·科学内容工作室

审核专家:董兆克 副教授 青岛农业大学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联合出品:中国林学会

支持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