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是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终极目标,而银行作为资金存管与流转的核心枢纽,肩负着守护百姓财产安全的关键责任。这份责任关乎银行自身金融安全——钱从银行卡被转出去了,银行可能面临责任认定风险,守护资金安全是银行不可推卸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账户管理义务,防范账户被用于电诈活动,若发生诈骗事件,银行可能被判定承担相应责任,央行、银保监会实行监管。在浙江省科协、杭州市科协指导下,把科普反诈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各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人工智能应用,为银行以科技升级反诈防线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诈骗花样还在不断翻新,AI换脸冒充亲友、虚拟货币转移赃款、“跑分平台”拆分资金等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让诈骗更隐蔽、识别难度更大。而银行传统反诈模式早已跟不上这场“攻防战”节奏:贴海报、发传单、口头劝阻的宣传形式单一枯燥,网点LED屏标语一闪而过,宣传手册文字密密麻麻,难以让群众真正入脑入心,反诈实效大打折扣。
杭州市科技学会推出“科普反诈”品牌建设,反诈机器人、VR反诈一体机、反诈万花筒等智能设备,推动银行反诈从“单向灌输”转向“互动体验”。反诈机器人如同实时在线的“反诈顾问”解答客户的各类疑问,无论是区分正规理财与诈骗平台,还是应对陌生链接、转账核实等场景,都能结合真实案例拆解套路,让专业反诈知识变得通俗易懂。VR反诈一体机打造出沉浸式骗局场景,客户戴上设备就能“亲历”客服来电退订、虚假项目投资等常见诈骗,直观看清骗子的一步步诱导,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比看百遍宣传手册更能加深防范记忆,从源头降低主动转账的风险。反诈万花筒则精准梳理各类诈骗逻辑,将网络贷款、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等高发骗局逐一拆解,帮客户理清骗局脉络,辅助银行工作人员识别可疑交易,进行风险拦截。
反诈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需要协同发力的持久战。各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建立智能反诈体验区,加快让反诈机器人、VR 反诈一体机、反诈万花筒走进更多网点、服务更多群众。同时深化与反诈部门的协同联动,持续创新智能反诈技术应用,让反诈意识融入每一次金融服务,用科技的温度守护每一分辛苦钱,让百姓的 “钱袋子” 更安全、更安心。



来源: 科普反诈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杭州市科技传播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