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毫无科学道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多种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不会因孕妇吃了某种特定食物(如兔肉)而引起。
一项整合了64项观察性研究、共计18万余例病例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发现,妊娠期肥胖会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风险增加约29%,吸烟可使风险上升16%,糖尿病女性的风险更是达到了约2.6倍,此外,孕期接触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也会使风险上升82%。
相反,研究明确指出:孕期饮食种类本身(包括肉类、咖啡、酒精等常见食物),并不是导致胎儿心脏畸形的直接原因。
“吃兔肉导致孩子心脏不好”的传说,源自早年民间对“以形补形、动物畸形传人”的误解。事实上,兔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只要来源卫生、充分加热,是完全安全的。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孕期暴露于烟草、化学溶剂、不受控的糖尿病或肥胖,而非普通食物。
因此,“孕期吃兔肉会导致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烟酒和有害化学物质接触,并在孕前及孕期规律体检、控制血糖体重,这才是预防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科学之道。
参考资料:
Wu L, Li N, Liu Y.Association BetweenMaternal Factors and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Offspring: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2023;27:29–48.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学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