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出生时心脏结构或大血管发育存在异常,并非一定要在婴幼儿时期被发现。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儿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成功长大成人,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直到成年才第一次被确诊。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杂志》202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在1010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有26.5%是在成年后才被确诊,平均确诊年龄为47岁[1]。
这些疾病之所以隐身多年,是因为部分缺陷在早期症状轻微或可被身体代偿,直到出现气促、心悸、头晕或体检发现杂音时才被注意。[2]
此外,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是全球医疗系统增长最快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过去40年里,婴儿期因心脏畸形导致的死亡率下降至近三分之一,而成年患者的数量增加了2倍以上。[2]预计到2050年,全球仍将持续上升。这不仅包括小时候就做过心脏手术的人,也包括那些成年后才因运动耐力下降、高血压或脑卒中检查时意外被发现的隐匿型患者。
因此,“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专属”的说法并不成立。它是一种从出生就存在,但可能直到成年才显露的心脏疾病。现代医学的进步让越来越多患者可以健康地步入成年甚至老年,但这也提醒我们——成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气促、心悸或运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一次心脏超声,排查身体隐患。
参考资料:
[1] Viera E, Meras P, Merino C, et al.Diagnosis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Adulthood: How Often, How Relevant?Am JCardiol. 2024;231:72–74.
[2] Mutluer FO, Çeliker A.GeneralConcepts in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Balkan Med J. 2018;35:18–29.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学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