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类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畸形,但它并不等同于“无可救要”。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进步,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已可以通过药物、介入或外科方式得到有效治疗。

研究显示,大约一半的患者无需手术,仅靠药物管理和定期随访即可维持良好生活质量;而过去必须心外科手术的另一半患者中,如今有一半可以通过导管封堵或扩张等微创方式完成治疗,风险显著降低。

在复杂畸形方面,医学进步同样带来了巨大改变。比如,法洛四联症可以进行完全矫治手术;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能通过Jatene 手术恢复正常循环;单心室等复杂心脏病,则通过分期 Fontan 手术大幅延长寿命并改善生活质量。即便无法做到“完全治愈”,这些患者也能通过“姑息+长期管理”的模式长期存活。

所以,先天性心脏病并非不治之症,而是一种可治疗、可管理的慢性病。现代诊疗手段让绝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成长为成年人,并进入中年甚至老年。区别仅在于:部分类型可完全矫治,部分则需终身随访和可能的再次干预。

参考资料:

[1]Rao PS.Recent Advances in the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ildren.2024;11(1):84.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