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如蝇逐臭

【释义】:像苍蝇追逐臭味一样。比喻人趋附权贵、追逐私利,或坏人追求恶事物的行径。

【出处】: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那媳妇却倒伶俐,又兼有几分姿色,看着贵强儿,不觉倾倒,只恨无缘,不得近身,自此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拓展】:“如蝇逐臭”常与“如蚁附膻”“趋炎附势”等成语并列,成为追逐丑恶事物的典型意象。例如:不法商人围猎贪官,如蝇逐臭般寻找可乘之机;某些媒体追逐低俗八卦,亦是此理。反义词如“洁身自好”“清风峻节”,则形容品格高洁、远离污浊。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蝇”主要指家蝇、丽蝇等常见蝇类。它们的触角中有多达1300个嗅觉受体,能探测到3公里外百万分之一浓度的气味分子——这种惊人的嗅觉灵敏度,是它们在自然界担任“分解者”角色的生存利器。

小档案

名称:家蝇  

英文名:Housefly  

学名:Musca domestica  

体长:6~8毫米  

体重:约12毫克  

隶属科目: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蝇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全球性分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魅力写真:


苍蝇复眼(图片来源:包图网)


苍蝇口器(图片来源:包图网)

外形特征:

家蝇是完全变态昆虫,其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体色灰黑,胸背具四条黑色纵纹。其最独特的结构是硕大的复眼和特化的口器:复眼由4000个小眼组成,能同时感知几乎360度的空间动态;唇瓣演化成海绵状的吸食垫,能分泌消化液进行体外预消化。足部末端具爪垫,能分泌黏液在光滑表面倒立行走。

生活习性:

家蝇多生活在粪便、垃圾等有机质丰富的地方,人类能居住的地方基本存在家蝇。它主要食物是液体物质,包括甜汁、牛乳、腐烂水果、含蛋白质的液体等;是气味导航专家,专追踪腐败有机物释放的丁酸、腐胺等挥发性分子;体表刚毛可携带600万个细菌,是伤寒、痢疾等疾病的传播媒介;从卵到成虫仅需7~10天,单只雌蝇一生可产卵千粒,堪称自然界最高效的污染扩散器。

奇闻轶事:苍蝇无头也能飞,真的假的?真的!

人们经常用“无头苍蝇”来比喻没有目标,胡乱冲撞的人。苍蝇没了头也能飞吗?

与哺乳动物高度依赖大脑的生理结构不同,苍蝇的神经系统呈现出“去中心化”特征。它们头部的大脑主要负责感官信息整合,而飞行、步行等基本运动功能则由胸腹部的神经节自主控制。这意味着,即使失去头部,苍蝇的运动中枢依然完好无损。

更关键的是其独特的呼吸系统。苍蝇没有肺脏,而是通过体侧的气孔和遍布全身的微气管网络,直接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这种“点对点”的供氧模式,使得头部不再是呼吸系统的控制中心。

昆虫的循环系统同样与众不同。它们体内流动的不是富含氧气的血液,而是功能迥异的血淋巴。这种液体主要负责输送营养、激素和免疫物质,而不承担携氧功能。因此,当头部离断时,不会出现哺乳动物那种因失血和缺氧导致的快速死亡。

尽管无头苍蝇能够继续飞行,但这种生存状态是短暂且受限的。由于失去取食器官,它们无法补充能量;缺少复眼和触角,只能在黑暗中盲目碰撞。实验显示,无头苍蝇通常只能存活数小时,最终因能量耗尽或脱水而死亡。

关于苍蝇如何失去头部,有个看似荒诞却符合科学原理的解释:过度清洁可能导致意外。苍蝇全身布满味觉感受器,需要频繁清洁来保持灵敏度。在极少数情况下,过度用力的清洁动作可能导致头部脱落。更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确实记录到苍蝇会“研究”自己刚脱落的头部,这或许是因为它们尚未意识到这个物体原本属于自己的身体。这个看似惊悚的现象,实则展示了昆虫进化出的高效生存策略。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苍蝇形成了这种独特的生理结构,既是对环境的适应,也体现了自然选择的精妙。不过,下次看到讨厌的苍蝇在你面前搓手,还把自己的头搓下来给你看时,或许我们可以对这个小生命的顽强多一份理解——它们确实拥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生命力。

来源: 喜涮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