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流感在疯狂“找存在感”,频频占据各大网站的热搜。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流感病毒是今冬明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

门急诊流感病例患者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在南方省份是10%,在北方是6%。且目前我国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与去年甲型H1N1不同。

更让人揪心的是,香港已连续出现12宗儿童流感严重病例,其中一名13岁女孩不幸离世,从入院到死亡,只有短短7天!

流感“杀到”,众人瑟瑟发抖:甲型H3N2更厉害吗?可以提前用药预防吗?

今天,长沙泰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衡主任为您解惑!

今年的流感毒株有啥不同?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流的战斗力最强。甲流病毒抗原变异频繁,传染性也强。几乎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甲流病毒在“搞事”。

目前流行的主力毒株是甲型H3N2,其实它并不是非全新的“敌人”,而是一位“故人”,早在1968年就已被发现。至于大家很关心的“强度”问题,其实H3N2和H1N1引起的症状非常相似,都属于典型的流感症状,只是存在细微的与个体有关的倾向性差异。

共同的核心症状:

高烧(39°C以上很常见)、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咳嗽、喉咙痛、部分患者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但在儿童中更常见)。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对不同年龄感染者的影响:

甲型H3N2(今年流行的类型),对老年人威胁更大,可导致更严重的症状、更长的恢复时间。

甲型H1N1,对儿童、年轻人的影响比较明显,伴有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概率也大一些。但并不意味着对老年人“友好”。

流感只是“大号感冒”吗?

很多人觉得流感只是“严重一些的普通感冒”,但事实并非如此。流感和普通感冒,二者差别真不小。

普通感冒大多由鼻病毒引起,症状轻微,几天就能自愈,一般没有后遗症;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病毒侵袭性强,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一张图看懂普通感冒与流感的区别)

在此,严肃强调一下:流感≠普通感冒,流感≠大号感冒!一旦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严重呕吐等症状,一定要立即就医!

谁更需要当心流感?

由于大众对今年流行的甲型H3N2毒株的免疫力普遍较低,可能导致大家更容易感染,因此更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尤其是以下5类人:

1.孕妇;

2.5岁以下的儿童;

3.65岁及以上老年人;

4.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

5.体重指数BMI大于30的人群。

流感来势汹汹,可以吃药预防吗?

目前治疗流感有多种药物,就拿大家熟悉的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来说,的确是感染流感后最常使用的药物。如果出现相关症状,经诊断为流感病毒感染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发病24-48小时内服用有较好的效果。

但注意了,一般这些药是确诊后吃来治疗的,而且都是处方药,服用时需严格遵照医嘱!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提前吃药物预防,长期服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和耐药风险。

如何安稳度过流感季?

说一千道一万,比起“病来药挡”,流感季平稳“上岸”的最佳方法还是做好预防,把功夫用在平时。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高峰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有必要,应佩戴好口罩,并做到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在此,温馨提醒大家:目前正值流感高发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出现异常请及时就医!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