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海上丝绸之路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蓝色绸带,跨越惊涛骇浪,连接着东西方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它不仅是商品流通的通道,更是文明对话的桥梁,对沿线国家和人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塑造了多元共生、繁荣共享的世界文明格局。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这条古老航线,仍能清晰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与文明的脉络。

《宋元泉州海外交通线路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1 、丝路启航:起源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彼时的中国航海者已掌握先进的造船技术 —— 船体采用榫卯结构加固,可抵御远海风浪;同时借助 “观星定向”“看浪辨位” 的天文航海知识,勇敢驶向茫茫大海。最初的航线以东南沿海为起点,从广州、泉州(古称刺桐)等港口出发,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穿越南海,先抵达东南亚的暹罗(今泰国)、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再中转至南亚的天竺(今印度)、西亚的大食(今阿拉伯地区),乃至更远的非洲东海岸与欧洲地中海沿岸。

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迎来繁荣高峰。唐朝在广州设立 “市舶使”,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宋朝进一步完善制度,在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港口增设市舶司,制定 “抽解”(征收关税)、“博买”(官方收购大宗商品)政策,极大激发了贸易活力。彼时的泉州港,成为 “东方第一大港”—— 码头边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的商人纷至沓来,他们带来香料、珠宝、药材、玻璃制品等异域珍宝,在泉州的 “蕃坊”(外商聚居区)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汇聚一堂,不仅开展繁忙的贸易往来,更推动宗教、艺术、科技的深度交流: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在此兴建,印度教的石雕造像融入本地建筑,阿拉伯的天文历法知识被引入中国,形成 “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 的盛景。

2、航海传奇:郑和下西洋

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为壮丽的篇章。这支船队规模空前 —— 每次远航约有 200 余艘船只,船体设有多层甲板,配备罗盘、测深锤等先进导航工具,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船队从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泉州补充物资后,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先后访问了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波斯湾、红海,乃至东非的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并非军事征服,而是以 “和平友好、互利共赢” 为宗旨的文明交流之旅。船队携带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中国特产,作为礼物赠予各国君主,同时收购当地的香料、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特产;更重要的是,郑和团队将中国的历法、医术、农业技术、建筑技艺传播到海外 —— 例如在东南亚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帮助当地改善农业生产;同时,也将海外的文化与科技带回中国:东南亚的胡椒、丁香等香料丰富了中国饮食,印度的佛教艺术影响了明代雕塑与绘画,阿拉伯的数学、医学知识被编入中国典籍。这次远航,不仅展示了明朝的国力与航海实力,更加深了各国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为海上丝绸之路写下了 “共享太平之福” 的传世佳话。
3、文化交融:沿线的多元共生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交融与共生从未停歇,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文明图景。在建筑领域,中国的传统营造技艺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寺庙屋顶采用中国歇山顶的形制,却又装饰着本地特色的龙形雕塑与彩色瓷片;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塔身雕刻着印度教的飞天、佛教的罗汉,基座却融入了阿拉伯的几何纹样,成为多元文化共存的 “活化石”。
饮食文化的交融则更贴近日常生活。原产于南美洲的辣椒,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先在南方沿海地区种植,再逐渐扩散至全国,如今已成为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份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料,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口味偏好;而中国的茶文化,通过日本僧人、商人的传播,在日本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茶道文化 —— 讲究 “和、敬、清、寂” 的仪式,对茶器、水温、冲泡手法的极致追求,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代表。此外,东南亚的菠萝蜜、榴莲,西亚的葡萄、石榴等水果,也通过丝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4、经贸繁荣:商品的全球流通

从海外传入中国的商品同样丰富多样,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香料是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 —— 胡椒、丁香、豆蔻、肉桂等,不仅被用于烹饪,提升食物风味,还被入药(如胡椒可暖胃散寒),甚至用于熏香、防腐;在宋代,香料贸易的利润极高,泉州港的 “香料巷” 曾是全国最大的香料集散地,如今仍能找到当年的历史痕迹。此外,西亚的玻璃制品(如罗马玻璃、波斯琉璃)传入中国后,以其晶莹剔透的质感,带来了新的工艺和审美观念,中国工匠借鉴其技术,改进了本土的玻璃烧制工艺;南亚的象牙、宝石,非洲的象牙、犀角等,也成为中国贵族喜爱的奢侈品,推动了珠宝雕刻技艺的发展。

5、现代回响:传承与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古代人类跨越海洋的勇气与智慧,它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精神,在当今时代依然熠熠生辉。作为这条古老航线的重要起点之一,泉州等城市正以 “世界文化遗产” 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丝路文明的璀璨成果;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推进,更让这条蓝色纽带重新焕发活力,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传承与发展,续写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让我们珍惜这份历史遗产,共同迈向更加紧密相连、和谐共生的未来。
来源: 海丝福船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