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接受胰腺癌手术的张女士,在一次常规复查中发现肝脏出现转移灶,让本已看到曙光的张女士和家人再次陷入焦虑。
考虑到患者术后身体虚弱,无法承受二次创伤性治疗,益阳市中心医院的多学科团队经过严谨评估,做出了一个开创性的决定——为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刀)无创消融手术。
近日,手术顺利实施,这标志着医院在复杂肿瘤治疗中增添无创新手段,也为复杂疑难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何胰腺癌术后还会出现肝转移?首先,这并非意味着之前的手术失败了。胰腺癌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癌中之王”,其特征就是极早期就可能发生潜在的微转移。
手术前,现有影像技术无法发现的微小癌细胞可能已“潜伏”肝脏。肝脏血流丰富,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原发的胰腺肿瘤被手术切除后,这些潜伏在肝脏的微小病灶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逐渐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转移瘤。因此,胰腺癌术后肝转移是一个需要积极面对的、常见的临床问题,其治疗策略与原发晚期癌症有所不同。
“海扶刀”学名为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一种完美的“局部精准打击武器”。它不是一把有形的刀,而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治疗的尖端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如同“太阳能放大镜”:将数百束低能量的超声波从体外精准穿透人体,在B超的实时引导下,使它们精确聚焦于肝脏的转移瘤上。在焦点处,能量瞬间叠加产生65℃以上的高温,在几秒钟内就能让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烧死”癌细胞的效果,而体表和所经过的正常组织毫发无伤。

▲操作台

▲治疗床
患者出现肝转移后,面临诸多挑战:身体未恢复无法二次开刀、化疗副作用大且效果有限、急需局部精准治疗手段。海扶刀恰好解决这些问题,它无创、精准、术后恢复时间快、可重复治疗,为接下来的化疗或靶向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身体条件。

▲肝脏转移灶影像

▲术后造影
面对胰腺癌术后肝转移这一难题,海扶刀作为一种新型的局部消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有力的武器,它与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手段相结合,形成了“组合拳”,共同对抗狡猾的癌细胞,以一种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式,为守护生命尊严不断探索前行。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高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高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