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洗完头后,头发打结、毛糙难梳的困扰,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而只需涂抹片刻护发素,头发就能立刻变得顺滑易梳 —— 这看似 “神奇” 的效果,并非来自简单的 “润滑”,而是基于头发结构与化学成分的精准作用。要理解护发素的顺发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从头发的微观结构说起。
一、头发毛糙的根源:毛鳞片的 “张开” 与受损
健康的头发从外到内分为三层:最外层的毛鳞片、中间的皮质层和核心的髓质层。其中,毛鳞片是决定头发顺滑度的关键 —— 它如同鱼鳞般层层重叠,紧密包裹着内部的皮质层,既能锁住头发水分和营养,又能让头发表面保持平整,减少摩擦。
但在日常清洁中,洗发水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成分在去除头皮油脂和污垢的同时,会让头发表面带上负电荷。由于 “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原本紧密贴合的毛鳞片会因电荷排斥而微微张开,导致头发表面变得粗糙;再加上吹拉染烫、紫外线照射等外界损伤,毛鳞片容易出现翘起、脱落,头发的摩擦阻力大幅增加,进而出现打结、毛躁、难梳理的问题。
二、护发素的 “顺发魔法”:三步解决毛糙难题
护发素之所以能快速改善头发状态,核心在于其配方中的三类关键成分,它们通过 “中和电荷 — 填补损伤 — 形成保护膜” 的三步作用,让头发恢复顺滑。
1. 阳离子调理剂:中和负电,让毛鳞片 “归位”
护发素中最核心的成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季铵盐类),这类成分带有正电荷。当头发经过洗发水清洁后带有负电时,阳离子调理剂会通过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的原理,快速吸附在头发表面,中和头发的负电荷 —— 这一步能直接消除毛鳞片之间的排斥力,让张开的毛鳞片重新贴合,头发自然从 “炸开” 状态变得服帖。
同时,阳离子调理剂还能渗透到毛鳞片受损的缝隙中,像 “粘合剂” 一样填补缺口,减少头发表面的粗糙感。这种作用不仅即时有效,还能在头发表面形成一层持久的保护膜,减少后续梳理、吹发对头发的摩擦损伤。
2. 乳化剂与油脂:增加润滑,减少梳理阻力
除了电荷调节,护发素中的乳化剂和油脂成分(如硅油、植物油脂)则负责进一步提升顺滑感。乳化剂能将油脂均匀分散在护发素中,涂抹时快速附着在头发表面;而油脂成分则像 “润滑剂” 一样,填充在头发之间的空隙中,大幅降低梳理时的摩擦力 —— 这就是为什么涂抹护发素后,梳子能轻松穿过头发,不会出现拉扯打结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硅油作为常见的油脂成分,曾因 “可能堵塞毛孔” 的说法引发争议,但实际上,护发素中的硅油分子较大,仅会停留在头发表面发挥作用,不会渗透到头皮,正常使用下安全性无需担心。对于干枯受损严重的头发,含硅油的护发素反而能提供更持久的保湿和顺滑效果。
3. pH 调节剂:平衡酸碱度,巩固毛鳞片状态
头发和头皮的天然 pH 值呈弱酸性(约 4.5-5.5),这一酸碱度能帮助毛鳞片保持闭合状态。而洗发水为了增强清洁力,通常呈弱碱性(pH 值约 7-8),长期使用可能破坏头发的酸碱平衡,导致毛鳞片持续张开。
因此,护发素中会添加pH 调节剂(如柠檬酸、乳酸),将头发的 pH 值重新调节回弱酸性范围。这一步不仅能帮助毛鳞片更紧密地闭合,还能增强头发的韧性,减少断裂和分叉,让顺发效果更持久。
三、正确使用:让护发素效果最大化
了解原理后,正确使用护发素也很关键。首先,护发素应涂抹在发梢和中部,避免接触头皮 —— 头皮本身会分泌油脂,无需额外滋养,接触护发素反而可能导致头皮油腻、毛囊堵塞;其次,涂抹后需等待 1-2 分钟,让成分充分吸附和渗透,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残留导致头发黏腻;最后,对于特别干枯的头发,可以每周 1-2 次使用发膜(含更高浓度的调理成分),加强修复效果。
护发素的 “快速顺发” 是化学成分与头发结构的精准配合 —— 通过中和电荷、填补损伤、增加润滑,让受损的头发在短时间内恢复顺滑。了解护发素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选对适合自己的护发产品,还能通过正确使用,让头发长期保持健康光泽的状态。

来源: 化妆品科普平台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化妆品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