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勇 江西省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邓燕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现在我们身边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不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近视就慌了神,还容易被各种谣言误导,例如“戴眼镜的话度数会加深”“眼球凸是因为戴眼镜”“低度近视不用管”……这些错误认知不仅帮不到孩子,还可能耽误近视防控的最佳时机。儿童近视一旦发生,眼轴变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尽早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至关重要。今天就带家长们一一破解近视误区,并教给大家实用的防控指南,帮孩子守护好“心灵的窗户”。

一、先破后立:这3个近视误区,家长千万别信

误区一:戴眼镜会让度数加深?

真相:不戴眼镜才会加重近视!

“戴上眼镜就摘不下来,度数还会随之加深”,这是家长群里最流行的说法,也让很多家长对给孩子配镜心存疑虑。但实际上,近视度数加深的根本原因不是戴眼镜,而是眼球结构的变化——近视患者的眼球前后径(眼轴)会随着度数增加而变长,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而正常佩戴合适度数的眼镜,不仅不会让度数加深,反而能矫正视力、减轻眼睛疲劳,延缓近视的发展[1]。

误区二:眼球凸出是眼镜的锅?

真相:眼球凸出是高度近视的自然结果!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戴了一段时间眼镜后,眼球好像“凸”出来了,就认定是眼镜的“锅”。但其实,眼球凸出和戴眼镜没有关系,真正的原因是近视度数加深导致眼轴变长。我们的眼球就像一个气球,眼轴越长,眼球就越“鼓”。研究表明,近视度数每增加300度,眼轴长度大约会增加1毫米。也就是说,孩子眼球凸出,是因为近视度数涨得太快,眼轴被“拉长”了,和眼镜的重量、佩戴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想孩子眼球变形,关键是控制近视度数增长,而不是盲目拒绝戴眼镜。

误区三:低度近视不用管?

真相:不矫正会加快发展!

“孩子才近视100多度,看黑板还能看清,不用急着配眼镜”,这种想法在很多家长心中存在。但眼科医生明确提醒,就算是低度近视(通常指度数在300度以下),也不能掉以轻心。低度近视虽然暂时不影响看清远处,但眼睛已经处于“近视状态”,看东西时需要过度调节才能聚焦,长期下来眼睛会一直疲劳。这种疲劳会刺激眼轴加速增长,反而让近视度数涨得更快。更重要的是,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低度近视不及时矫正,还可能影响双眼视功能,导致看东西没有立体感、容易视疲劳等问题,甚至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哪怕是近视度数仅100度,只要影响了正常视力,就该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矫正[2]。

二、科学防控:5招帮孩子稳住近视度数

1.从3岁起建立视力档案,定期检查不偷懒

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从3岁开始,就应该每3~6个月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或眼科机构做一次视力检查,建立专属的视力档案。档案里会记录孩子的视力、屈光度(有无近视、远视、散光)及眼轴长度等数据。通过持续监测这些指标,医生能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发生视力异常,比如“远视储备不足”(未来近视风险高)、近视初发等,从而制定个性化的防控方案,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千万别等孩子说“看不清黑板”了才去检查,那时可能已经近视一段时间了。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控制用眼时间,牢记“20-20-20”和“一拳一尺一寸”

目前,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且学习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用眼过度,这是近视的主要诱因之一。所以,控制孩子用眼时间和姿势至关重要。首先要遵循“20-20-20”法则:每连续用眼20分钟,就停下来,向20英尺(大约6米)外的远处眺望至少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其次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读写姿势——胸口离书桌边缘一拳远,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远。另外,不要让孩子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也不要躺着、走路时看手机或绘本,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加重眼睛负担。

3.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是近视的“天然防控药”

研究证明,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阳光照射到眼睛后,能促进视网膜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眼轴增长,从而延缓近视发展;而且户外视野开阔,孩子的眼睛能自然放松,不像在室内那样需要长时间聚焦在近处。

4.均衡营养+充足睡眠,给眼睛“补够能量”

眼睛的正常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平时要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叶黄素、锌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A,能保护视网膜;蓝莓、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眼疲劳;菠菜、羽衣甘蓝等富含叶黄素,能过滤有害蓝光;坚果、鱼类等富含锌,对眼睛发育有益。同时,还应让孩子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过多的糖分摄入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不利于眼球发育。

5.确诊近视后及时配镜,必要时使用“强化防控手段”

一旦孩子确诊近视,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验光配镜,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小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推荐合适的眼镜,比如框架眼镜、功能性眼镜(如离焦镜片)等。配好眼镜后,要让孩子坚持佩戴,定期复查视力(一般每3~6个月1次),根据度数变化及时更换镜片。

孩子近视不是小事,但也不用过度焦虑。首先要破除“戴眼镜会加深度数”“低度近视不用管”等常见误区,避免因错误认知耽误防控近视的时机;然后从建立视力档案、控制用眼、增加户外活动、均衡营养、科学配镜等5个方面入手,坚持科学防控近视。

参考文献:

[1] 郑丹. 预防孩子近视,这五点很关键[J]. 母子健康,2025,34(6):71-72.

[2] 松秀梅,李雅琪,康梦田. 发现孩子近视了,如何配镜[J]. 健康世界,2024,31(2):44-46.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