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 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王丽君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

审核:周秀红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护师

尹夕龙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血压就像身体的“隐形警报器”,稍有波动就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天气变化或情绪起伏时,血压可能从160/100 mmHg突然降到120/80 mmHg,也可能从120/80 mmHg突然升到160/100 mmHg,有些患者血压低了就停药,高了再补服药物,这样做行不行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医学研究表明,不规律服用降压药,会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就像长期承受忽高忽低水压的水管容易破裂一样,血管壁在血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硬化、变脆,大大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致命疾病的发病风险。

接下来,咱们就聊聊高血压的科学用药。

1.服药讲究时间

降压药物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3种类型。长效降压药每日服用1次即可,建议固定在清晨起床后;中效和短效药物需要每日多次服用,一般应在血压高峰前1~2小时服用。

根据血压变化规律,人体血压在24小时内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这种波动与人体的生物钟、神经内分泌调节等生理机制密切相关。基于血压在白天和夜间的波动幅度及节律特点,高血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勺型血压和非勺型血压。勺型血压是在清晨6~10点出现高峰,建议这类患者晨起服药;非勺型血压是在傍晚18~20点出现高峰,建议傍晚服药。把握好服药时间,才能让药物发挥最大功效。

2.服药避开“雷区”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降压药和柚子是“死对头”。柚子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导致降压药在体内的浓度异常升高,引发严重的低血压反应。此外,酒精也会干扰降压药的正常代谢,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戒酒。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服药四连问

问:血压降下来了,是不是就能停药?

答:不能!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药。血压下降是药物持续作用的结果,一旦停药,血压会迅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高。即使血压长期稳定,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逐步缓慢减量,绝不能突然停药。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问: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会不会有副作用?

答:联合用药是高血压治疗的常用方案,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不仅能增强降压效果,还能相互抵消部分副作用。例如,沙坦类药物和利尿剂联用,既能提高降压效果,又能减轻利尿剂导致的低钾风险。但是,切忌自行混搭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问:除了吃药,还有哪些方法能控制血压?

答:药物治疗只是一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坚持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焦虑、紧张。这些措施能辅助药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想减少药量,降压药能不能掰开吃?

答:不是所有的降压药都能掰开服用。普通片剂一般可以掰开,但缓释片和控释片需区别对待。若缓释片有“刻痕”,通常可以沿着刻痕掰开,这样不会破坏药物的缓释结构;没有刻痕的缓释片则不能掰开,否则会破坏缓释效果,使药物快速释放,增加副作用风险。控释片采用特殊工艺,通过药物外层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绝大多数控释片不能掰开,一旦掰开,控释功能被破坏,可能导致短时间内药物剂量过大,引发低血压等严重后果。因此,是否能掰开降压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药师,不可随意操作。

管理血压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掌握科学的用药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与高血压“和平共处”,守护好生命健康的防线。如果对用药还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切不可盲目跟风、自行决断。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