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电梯井的墙厚1米?超高层建筑为抗地震,底部剪力墙常“肿成胖子”,不仅占空间还费钢材。近日,同济大学团队在《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发表研究,通过L形钢骨高强混凝土剪力墙(LSRHCW)技术,在保证抗震性能的前提下,将型钢用量砍去55%,混凝土强度从C60升级到C80,为499米超高层“瘦身”提供新思路。

超高层的“承重墙烦恼”:墙太厚?地震来了扛不住?
随着城市天际线不断刷新,超高层建筑底部剪力墙成了“甜蜜的负担”。以苏州中南中心为例,传统设计中底部墙体厚度超1米,像“混凝土屏风”挡住有效使用面积。工程师们尝试用C60高强混凝土减小截面,但它像“脆饼干”——强度够高却容易开裂,必须搭配大量型钢“骨架”,导致钢材用量飙升30%。更头疼的是,建筑转角的L形剪力墙(电梯井、楼梯间常用)在地震中受力复杂,传统单向加载实验根本模拟不了真实工况!

L形“钢铁骨架+高强混凝土”:抗震性能三连跳
研究团队设计了4个1/6缩尺“迷你剪力墙”,分为C60(抗压强度60.8MPa)和C80(86.7MPa)两组,截面像“直角尺”(L形),模拟超高层底部高轴压比(n=0.5)状态。最关键的创新是——给C80试件“减型钢”:自由端型钢率从C60的8.1%降到3.63%,相当于“少用一半钢筋”,还让荷载沿45°角斜向施加,模拟地震时的复杂晃动。

实验结果让人惊喜!这些“瘦身墙”在循环荷载下像“弹簧”一样变形:最大位移角达3.03%,相当于2米高墙顶晃动60.6厘米仍不倒塌,远超“大震不倒”的1/100(1%)标准。滞回曲线呈饱满的“纺锤形”,耗能系数γ最高0.33,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0.2)能多吸收65%地震能量,就像给建筑装了“减震弹簧”。

材料密码:C80混凝土+型钢,“以强代钢”新思路
为什么型钢少了还更抗揍?秘密在于C80混凝土和型钢的“完美配合”。C80像“硬汉”扛住垂直荷载,型钢则像“保险丝”在变形中屈服耗能,两者协同工作避免墙体突然断裂。数据显示,C80试件承载力与C60相近(峰值荷载差≤7.6%),但型钢和配筋率降低21%-55%,直接减少钢材用量和施工成本。

不过C80也有“小脾气”——脆性略高,骨架曲线下降段比C60陡。研究团队发现,只要在L形角部和自由端加配约束箍筋,就能像“给脆饼干裹巧克力”,既保持强度又增加韧性。

未来:500米高楼的墙能薄到50厘米吗?
这项研究给超高层设计开了“绿灯”:采用C80混凝土+优化型钢配置,底部剪力墙厚度可减少20%-30%,相当于每层多赚2间房!工程建议明确:角部型钢面积需增加15%-20%,加载方向要考虑45°斜向地震力。论文通讯作者指出:“下一代超高层可能用C100混凝土,型钢率还能再降!”

来源: FrontCIV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