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主食选不对,可能藏着健康隐患!最近大家都在聊 “长期吃面和吃米哪个好”,有人明确站“米”,说它脂肪少、升糖慢,更护身体;还提到研究显示 “常吃面食的人心血管风险更高”。这波讨论直接让爱吃面的小伙伴坐不住,纷纷喊“求辟谣”!
先给结论:别被“吃面伤血管”的说法吓住!网上把研究结论夸大了,这事儿没那么绝对,爱吃面的完全不用慌。真正影响健康的,不是“吃面”这个选择,而是你吃什么面、吃多少、怎么煮。
这个让大家焦虑的研究,来自郑州大学的团队。研究者找了1.6万多位65岁以上的健康老人,跟着观察了7年多。期间有1757位老人出现了心血管问题,统计后发现:常吃面食的老人,心血管风险比吃米的高40.8%;尤其是65-79岁的男性、没高血压的老人,风险甚至会高出89.1%,看起来确实有点吓人。但仔细一看,这结论可不能直接“对号入座”!
研究类型有局限:它只是“观察性研究”,不是能证明因果的严格实验。就像看到“爱喝咖啡的人更长寿”,不能直接说“喝咖啡能让人长寿”一样,生活里还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因素,比如老人的运动习惯、其他饮食搭配等,都可能影响结果。
数据accuracy存疑:老人的饮食数据是“自己回忆”的 —— 咱们年轻人都常忘了前天中午吃的啥,80多岁的老人很难精准记住每天吃了多少面、配了什么菜,这种 “回忆偏差” 会让数据打折扣。
关键细节没分清:研究没区分“精制白面”和“粗粮面”,也没算油泼面里的辣油、炸酱面里的高盐酱料这些“隐形风险”。要知道,很多面食的健康问题,其实藏在这些调料里,不是面本身的锅。

面肯定能吃,只要记住这3点,健康和口腹之欲能兼顾:
别死磕白面条,多换“粗粮款”:现在大家吃的多是精制白面,丢了不少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升糖还快。换成荞麦面、全麦面、杂豆面,营养更全,对血糖也友好。控制总量,别贪多: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吃200-300克生重谷物(约等于3-4碗熟面),其中全谷物要占50-150克。这个研究也发现,每天吃375克熟面食时,心血管风险最低,刚好和指南建议对上。按这个量吃,完全不用怕。少选重口做法,控盐控油是关键:油泼面、热干面、葱油饼好吃,但油盐往往超标。能选清汤面就选清汤面,自己做的时候少放油、少放盐,酱料也别加太多, “隐形热量”降下来。(图源花瓣)
来源: 文字图片来源参考:科普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