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心血管领域40余年的医生,今天,长沙泰和医院黄怡教授必须严肃提醒一下大家:血压检查,是每个成年人每年的「健康必做题」,没有例外!
为什么每年一次血压检查非做不可?
1.高血压是“沉默的杀手”,早期无症状更危险!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因为它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暗地里却在偷偷破坏血管。等到出现胸闷、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时,身体的各大器官可能已经损伤很严重了,甚至可能突发心梗、中风,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2.年轻化趋势明显,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已达31.6%!
2025年《医学(MED)》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正持续攀升。2021~202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6%,与2012~2015年相比,增加了8.4%,差不多每3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有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只有51.6%,治疗率45.8%,控制率更是低至16.8%。也就是说,约一半人压根没察觉血压超标,更别说好好控制了。
3.一次检查就能早发现,低成本高回报
每年一次的常规检查,能及时发现“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20-139mmHg/舒张压80-89mmHg)或确诊高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早期干预(改善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心梗、中风、肾病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哪些人容易被高血压盯上?
长沙泰和医院黄怡教授在此提醒大家,高血压最爱盯上这6类人!
1.有家族遗传史的人: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若父母或近亲患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5倍。
2.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加重,血压调节能力变差,高血压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3.不良生活习惯的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盐、高脂饮食均会导致血压升高。或者缺乏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长期精神紧张、长期熬夜等,均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4.吸烟饮酒的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硬化,是高血压明确的危险因素。
5.超重和肥胖的人:体重增加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即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更易患高血压。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16~1.28倍。
6.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尿病、血脂异常、肾脏疾病等,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如何及时发现高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是关键。建议所有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增加测量频率。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推荐使用经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水银血压计。
2.选择一个安静适宜的房间,座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3.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臂围大的人(>32cm)应使用大袖带,臂围小的人(<24cm)应使用小袖带。
4.首次时测量两侧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
5.测量血压时,相隔30-60s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并做好记录。
我国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危害很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寿命影响很大,控制不佳还可引起多种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眼底病变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以及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这些误区,正在耽误你的健康!
误区1:没有不适症状,就不严重
没症状不代表血压正常,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血压升高仍在持续损害血管、心脏、肾脏等器官。即使无不适,长期高血压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等风险。
误区2:我年轻,不会患高血压
任何年龄都可能会患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高血压,所以年轻人也要进行高血压筛查。
误区3:不想吃药,害怕有耐药性
首先,血压控制得越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其次,降压药没有耐药性。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几年后需要联用两种降压药,这不是耐药,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加重等,血压比原来更高,需要联合用药起到降压效果。
误区4:一旦血压正常,就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血压“正常”是药物控制的结果,而不是已经“治好了”高血压,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再次升高,大多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
误区5:只要吃药就行,不用复查
血压控制需要动态调整,定期监测才能避免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身服药的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
误区6:单纯靠吃药,不顾生活方式
高血压防治应重视提倡“治疗性的生活方式”,可是部分患者误以为服药后即可高枕无忧,照常高盐饮食、烟酒不断、贪吃肥腻甘甜饮食、久坐少动、熬夜……生活作息无所节制,致使药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血压自然居高不下。
写在最后
血压管理,预防大于治疗。每年一次的血压检查,看似小事,却能为你的心血管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
请转发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提醒他们重视血压检查,别让“沉默的杀手”有机可乘。
来源:长沙泰和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