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
“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太阳移至黄经225度
在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
立冬的到来
意味着天气将一天比一天冷了
立冬后
随着冷空气活动越来越频繁
气温下降的趋势也会加快
冬季补肾很重要
应当如何“冬藏”“冬补”?
这份“立冬养生说明书”
请收好!
↓↓↓
肾阴虚者:常常表现为手脚心热、口干舌燥、心烦、大便干燥,需滋阴补肾,可多食枸杞、桑葚、黑芝麻等。
肾阳虚者:常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精神不振、失眠健忘、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宜补阳益肾,食羊肉、牛肉、核桃、桂圆等滋补品。
立冬时节,天气寒冷,易伤阳气,也易诱发各种疾病,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重点要做到“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
此外,还可以常用热水泡脚,每天饭后1小时或晚上入睡前1小时,用40℃左右温热水泡脚,同时配合按摩涌泉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温阳补肾。
晚上尽量10点左右入睡,不要熬夜。好的作息规律更利于阳气潜藏,让您养精蓄锐。
立冬时节运动,应该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过早外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此时节,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八段锦、太极拳、慢跑、健步走等,以微微出汗而不损伤阳气为宜。
情绪调节也是养护的重要部分。立冬以后主张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静心宁神、收敛神气,即此时情志应当“以藏为主”,不宜大喜大怒,对待事情平和应对,宠辱不惊,含而不露,有利于阳气潜藏。
俗话说“立冬进补,来年打虎”,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也不建议盲目进补。立冬时节,可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供应,如羊肉、牛肉、鸡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但要注意,羊肉等温燥的食物不宜过多,以平补滋阴潜阳为主。
来源: 福建科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