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张爷爷近一年来睡眠质量极差,每晚入睡困难,起夜频繁。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健忘、脾气也变得急躁易怒,前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

经详细神经心理评估和病史询问,发现患者不仅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其认知功能也出现了中度减退,特别是注意力和短期记忆方面,多导睡眠监测(PSG)提示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结构紊乱。

神经内科谢瑶副主任提醒,张爷爷的睡眠问题很可能正在加速其认知功能的下降,如不及时干预,未来发展为痴呆的风险会增高。

为什么说睡眠是大脑的“清洁工”与“整理师”?

睡眠不仅仅是休息,尤其是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是大脑进行自我维护的关键时期。

1. 清除“垃圾”:在深度睡眠期间,大脑中的“类淋巴系统”会高效运转,清除白天积累的神经毒性物质,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标志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导致这些“垃圾”堆积,损害脑细胞。

2. 巩固记忆:REM睡眠和部分深度睡眠阶段,是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关键时期。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新信息的学习和记忆巩固。


(▲AI图)

3. 恢复精力与情绪调节:良好的睡眠能恢复大脑能量储备,修复神经元损伤,并有助于稳定情绪。睡眠紊乱常伴随焦虑、抑郁、易激惹等情绪问题,这些也是认知障碍的常见表现。

长期睡眠障碍为什么是痴呆风险的重要推手?

研究表明,长期存在以下睡眠问题的人群,未来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1. 失眠:入睡困难(>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频繁醒来或早醒)、总睡眠时间不足(通常<6小时)。

2. 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反复呼吸暂停、打鼾响亮且不规律、白天嗜睡。

3. 睡眠片段化:睡眠连续性差,无法进入或维持深度睡眠。

4. 昼夜节律紊乱:如老年人常见的睡眠相位前移(早睡早醒但总体睡眠时间尚可)、倒班工作导致的生物钟失调等。

5. 主观睡眠质量差:即使睡眠时间足够,但自觉睡不解乏、精力未恢复。


(▲AI图)

睡眠问题对大脑有哪些潜在危害?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谢乐主任提醒,如出现以下情况,请警惕睡眠问题对大脑的潜在危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 持续失眠:每周有3晚及以上入睡困难、易醒或早醒,且影响白天状态,持续超过3个月。

2. 夜间“惊雷”鼾声:打鼾声音大且不规律,伴有呼吸暂停、夜间频繁醒来、夜尿增多。

3. 白天嗜睡:在安静环境(如看书、开会)中难以抑制地打瞌睡,甚至在不该睡着的场合睡着。


(▲AI图)

4. 睡不解乏:即使睡眠时间达到7-8小时,醒来后仍感疲惫。

5. 睡眠中异常行为:如频繁说梦话、梦游、肢体抽动等干扰睡眠。

6. 伴随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在出现睡眠问题的同时,自觉或家人发现近期记忆力变差(如忘记刚说过的话、放东西的位置)、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慢。

记忆门诊:关注睡眠,守护大脑健康

睡眠问题常常被忽视或低估。家人如果发现老人存在上述睡眠困扰,特别是伴随白天精神差、情绪改变(易怒、淡漠)或认知能力下降(反应慢、忘事多)时,应积极鼓励并陪伴前往就诊,请勿忽视睡眠对大脑健康的潜在威胁。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将睡眠评估纳入认知障碍的“精准筛查-早期诊断-干预管理”体系:

1. 专业评估:除常规的神经心理测评(评估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等认知域)外,特别关注患者的睡眠状况。通过详细的睡眠病史采集、标准化睡眠问卷(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初筛。


(▲AI图)

2. 精准诊断:对于高度怀疑存在睡眠呼吸暂停或其他复杂睡眠障碍的患者,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这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它能客观记录整夜的睡眠结构、呼吸事件、血氧饱和度、肢体活动等关键指标。

3. 干预管理:结合认知评估和睡眠监测结果,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包括:

①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失眠、针灸、药物调整等。

②针对认知下降的干预,如认知训练、生活方式指导、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③提供睡眠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帮助患者改善睡眠习惯,监测睡眠和认知变化,延缓疾病进展。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病科) 谢瑶 高思悦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