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专家介绍,网购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如卤味、腊肠、即食肉干等,为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若选购或食用不当,这类产品可能隐藏着一种致命的“隐形杀手”——肉毒毒素。了解其科学原理与预防方法,是保护您与家人健康的关键。
元凶是什么?
1、病原体
肉毒中毒的致病原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简称肉毒杆菌)。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和水体中的厌氧细菌。
2、致命毒素
肉毒杆菌本身并不直接致病,其危险在于它能产生一种名为“肉毒毒素”的神经毒素。根据科学共识,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生物毒素之一,极微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强一万倍。
为何真空包装肉制品是高风险食品?
1、厌氧环境
肉毒杆菌的生长和产毒需要一个无氧环境。真空包装通过抽除氧气,恰好为它创造了理想的生存条件。
2、灭菌不彻底
肉毒杆菌的芽孢具有极强的耐热性,能在100℃以上的高温中存活数小时。如果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灭菌温度或时间不足,未能彻底杀死芽孢,它们就会在真空包装内“复活”。
3、食品特性
即食肉制品通常为低酸(pH值大于4.6)食品,而酸性环境能抑制肉毒杆菌。在低酸环境中,存活的芽孢更容易发芽、繁殖并产生毒素。
毒素如何攻击人体?
1、靶向攻击
毒素经消化道吸收后,会通过血液循环特异性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末梢。
2、阻断信号
它的作用是阻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乙酰胆碱是神经指令传递给肌肉的“信使”。
3、导致麻痹
当信号被阻断后,肌肉就无法接收到收缩的指令,从而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的下行性肌肉弛缓性瘫痪。从眼部、咽喉肌肉开始,逐渐波及呼吸肌,严重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识别中毒症状
肉毒中毒的潜伏期通常为12至72小时,症状不具有胃肠道特征(即一般不伴有发烧或剧烈呕吐腹泻),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神经麻痹症状。
1、早期信号
视力模糊、复视(看东西有重影)、眼睑下垂、瞳孔散大。
2、进展症状
张口、咀嚼和吞咽困难,言语含糊不清,声音嘶哑。
3、严重表现
颈部无力、头下垂,继而因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患者通常意识清晰。
科学预防方式
1、谨慎购买
选择信誉良好、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的正规商家,避免购买“三无”或家庭作坊式的产品。
2、仔细检查
购买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膨胀、鼓包或漏气。包装膨胀可能意味着内部有产气微生物(包括某些类型的肉毒杆菌)活动,是危险信号。
3、充分加热
这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肉毒毒素对热不稳定。科学实验表明,在80℃以上加热10分钟,或煮沸(100℃)5分钟,即可有效破坏毒素。因此,对于即食真空包装肉制品,建议食用前彻底蒸煮或沸水加热,不要开袋即食。
4、妥善储存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冷藏或冷冻,并注意保质期。即使低温,也不能完全抑制肉毒杆菌,因此不宜长期存放。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宣传法制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