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补,一年白苦。”当北风把最后一枚梧桐叶卷落,太阳到达黄经225°,我们正式迈进了冬天的门槛。从这天起,日照骤减、地气闭藏,人体阳气像退潮一样“回笼”内脏,正是《黄帝内经》所谓“冬三月,此谓闭藏”的节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该吃羊肉了”,但羊肉只是“御寒符号”,真正的冬季养生从科学上说是:平稳代谢、保护黏膜、增强免疫、稳定情绪。立冬怎么吃才“接地气”?下面这份“食物清单+科学原理”请收好——


一、根茎类:给肠道穿件“保暖内衣”

  1. 红薯、紫薯
    每100 g含3 g左右膳食纤维,可提高短链脂肪酸(SCFA)产量,维持结肠上皮能量;β-胡萝卜素700 μg,能在肝内转化为维生素A,守护呼吸道黏膜。

  2. 山药
    黏液蛋白+皂苷能促进胃黏膜修复,动物实验显示其对乙醇造成的胃黏膜损伤面积可减少40%。

  3. 白萝卜
    硫代葡萄糖苷被咀嚼后生成异硫氰酸盐,辅助肝脏Ⅱ相解毒酶活性;立冬后萝卜淀粉酶活性最高,帮助分解油腻。

二、深色叶菜:天然“叶酸+镁”情绪稳定器

  1. 菠菜、茼蒿
    100 g菠菜叶酸194 μg,可支持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通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镁(58 mg/100 g)则是褪黑素合成的辅助因子,帮你对抗冬季“情绪性失眠”。

  2. 油菜、乌塌菜
    钙含量媲美牛奶(105 mg/100 g),且草酸低,吸收率更高;维生素K1帮助钙定向沉积到骨骼而非血管壁。

三、优质蛋白:免疫军团“弹药库”

  1. 豆制品
    立冬后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5%–7%,大豆蛋白的PDCAAS≈1.0,属于“完全蛋白”,可弥补冬季肉类摄入过量带来的饱和脂肪负担。

  2. 低脂鱼虾
    牡蛎锌含量高达39 mg/100 g,是淋巴细胞增殖的“发动机”;深海鱼DHA+EPA可抑制NF-κB炎症通路,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率15%–20%。

  3. 禽类+鸡蛋
    鸡胸肉硒(18 μg/100 g)与鸡蛋中胆碱协同,促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合成,给呼吸道上皮细胞戴上“抗氧化面罩”。

四、坚果种子:把“好油”存进皮下

核桃α-亚麻酸(ALA)9 g/100 g,可在体内部分转化为EPA/DHA;每天28 g核桃,8周可将外周血γ-δT细胞活性提升9%,降低寒冷诱导的氧化应激。
芝麻酱钙达1170 mg/100 g,搭配面食可提高2倍吸收效率,堪称“植物钙片”。

五、暖身香辛料:激活褐色脂肪

  1. 生姜
    6-姜烯酚刺激TRPV1受体,促进褐色脂肪组织(BAT)耗能,实验显示餐后能量消耗可增加约43 kcal/120 min。

  2. 肉桂
    含肉桂醛,能模拟胰岛素增强葡萄糖摄取,冬季“糖瘾”重的人可在咖啡里撒0.5 g,降低餐后血糖峰值12%。

  3. 黑胡椒
    胡椒碱提高多种营养素生物利用度,如把姜黄素吸收提高20倍,让“抗炎组合拳”事半功倍。

六、发酵食品:给肠道“增派驻军”

立冬后人们户外活动减少、膳食纤维易不足,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泡菜、味噌、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分泌共轭亚油酸(CLA),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每天200 ml酸奶,上呼吸道感染天数可缩短1.8天。

七、水果:冬季“维生素C小金库”

  1. 鲜枣
    243 mg VC/100 g,是柠檬的7倍,且富含环磷酸腺苷(cAMP),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2. 猕猴桃
    62 μg叶黄素+玉米黄素,可在视网膜黄斑区形成“蓝光过滤器”,缓解冬季日照少带来的昼夜节律紊乱。

  3. 石榴
    鞣花酸抑制α-葡萄糖苷酶,降低碳水升糖速度;其多酚还能阻断流感病毒血凝素活性,实验室条件下可降低病毒复制50%。

八、吃法小贴士:温度、搭配、节律

  1. “趁冷吃”不如“趁热吃”
    冬季胃排空延长25%,食物温度低于50 ℃易致十二指肠逆蠕动,加重胃食管反流。

  2. “彩虹搭配”
    每餐保证≥5种颜色(红橙黄绿紫),不同植化素协同抗氧化,ORAC值(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可提升30%。

  3. 限时进食
    把三餐压缩在8–10 h内完成,与昼夜节律基因CLOCK/BMAL1同步,可减少脂质合成酶SREBP-1c表达,冬季也不易“囤肚子”。

九、三类人要“微调”

  1. 痛风/高尿酸
    浓肉汤、羊蝎子嘌呤爆棚,可用“大豆+坚果”蛋白替代,控制每日嘌呤<200 mg。

  2. 胃食管反流
    韭菜、大蒜、辣椒或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应限量;睡前3 h不进食。

  3. 甲减人群
    山药、白萝卜含微量致甲状腺肿素,充分加热并搭配海产品补碘即可抵消。

十、结语:立冬不是“胡吃海塞许可证”

冬季养生的核心是“藏”而非“胖”——把营养藏进肌肉、把免疫藏进细胞、把能量藏进线粒体。记住一句话:吃得对比吃得多更重要。下一次寒流来袭,愿你用热气腾腾的科学餐盘,取代“盲目贴膘”的旧观念,让每一口都成为身体的“小暖炉”。祝君安然过冬,春来无恙!

来源: 科普驿“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