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看电视、看书时总爱歪着头,第一反应往往是:“这孩子姿势不对,得纠正坐姿!”然而,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朱丽院长提出,歪头可能是孩子视觉功能出现问题后的一种代偿表现,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

为什么眼睛问题会让孩子“歪头”?
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两种常见的儿童眼病:
斜视:当双眼视线不一致,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时,孩子为了克服视物重影(复视)或看得更清楚,会下意识地通过歪头、转头、抬下巴等特殊头位来调整双眼位置,试图让眼睛“对齐”。这种代偿性头位,是身体为了努力获得清晰、单一的影像而采取的“策略”。
屈光不正(特别是散光):如果孩子存在未被矫正的散光,尤其是双眼散光度数或轴向不对称时,看东西可能会感到模糊或变形。他们有时会通过歪头来调整眼睛的角度,试图找到一个能让视物暂时变得相对清晰的位置,这在医学上被称为“代偿头位”。
长期歪头,影响不止于视力
如果长期忽视眼睛问题导致的歪头行为,可能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视觉功能受损:可能加剧视疲劳,甚至影响双眼立体视觉功能的发育。
骨骼发育异常:长期保持异常头位,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僵硬,甚至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造成面部或身体姿态的继发性改变。
家长可以怎么做?
细心观察:不要简单地将歪头归咎于不良习惯。注意观察孩子是在看远近不同物体时歪头,还是在特定情况下(如疲劳时)才出现。可以尝试用相机记录下孩子歪头的角度和场景。
科学筛查:定期带孩子进行专业的眼科检查,是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即使孩子没有表现出异常,建立眼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视力、验光、检查眼位也十分必要。
理性应对:一旦发现孩子有持续性的歪头视物现象,应寻求专业眼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明确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孩子歪头不一定是脖子或姿态的问题,眼睛很可能才是“根源”。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眼健康常识,细心观察,科学应对,为孩子的清晰“视界”保驾护航。
来源: 爱尔眼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