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形成,就只能越来越重,无法逆转。但随着影像学和药物研究的进展,证据已经表明:在强化降脂和抗炎治疗下,部分斑块是可以稳定甚至缩小的。
临床试验证明,使用高强度他汀治疗后,患者的斑块体积在 18–24 个月内平均可减少 0.8%–1.2%,而且纤维帽厚度增加、坏死核心减少,这些改变都提示斑块趋向稳定。在更大规模的 GLAGOV 研究中,988 名患者在强化他汀基础上加用 PCSK9 抑制剂 evolocumab 78 周后,超过60% 的患者出现了斑块回缩,而单纯常规治疗组不到 50%。其他研究还发现,若 LDL-C 控制在 40 mg/dl 以下,斑块回缩和稳定的比例更高。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斑块都能逆转。早期的富含脂质斑块更容易缩小或稳定,而钙化严重的晚期斑块几乎无法逆转。这意味着,越早开始干预,越有机会让斑块发生积极变化,降低心梗等事件的风险。
因此,通过早期、强化的降脂(他汀、PCSK9 抑制剂、依折麦布等)和全面的危险因素控制,部分斑块可以实现稳定或缩小,从而真正改变疾病进程。
参考资料:
[1]Cesaro A, Acerbo V, Indolfi C, et al.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reversal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Eur J Intern Med. 2024 ;129:16-24.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学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