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王女士(化名)近半年来状态越来越差:早晨起不来床,体重莫名增加,记性变差,有次甚至忘了关煤气。她原以为是年龄原因,直到体检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高达18 mIU/L,才被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每15人中就有1人患有甲减,但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并未得到及时诊断。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内科叶朝阳副主任医生提醒,长期未治疗的甲减可能悄悄损害身体,导致心脏病、记忆力严重下降甚至抑郁等问题。

您的身体在“减速”吗?识别甲减的六大信号

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一场全身性“代谢减速”。如果持续出现以下情况,就该警惕了:

1. 精力与代谢:持续乏力,怎么睡都困;异常怕冷;体重悄然增加,但饭量并未增大。

2. 皮肤与毛发:皮肤干燥起屑,头发干枯脱落,甚至眉毛的外1/3也变得稀疏

3. 思维与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像蒙在“脑雾”里;情绪低落、抑郁,易被误诊。

4.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却饱受便秘困扰。

5. 女性健康:经期紊乱,受孕困难,流产风险增加。

叶朝阳主任特别提醒:老年患者的甲减症状非常隐匿,可能仅表现为“痴呆样”的健忘与迟钝;而儿童甲减则会直接阻碍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二者都需格外重视。

病因探寻:谁是“甲状腺”的破坏者?

绝大多数甲减是“原发性”的,问题出在甲状腺本身。其中,桥本甲状腺炎是首要元凶,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误攻击”了自身的甲状腺组织。此外,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也是常见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生产甲状腺激素的“工厂”出了问题。少数情况则是大脑的“指挥中心”(垂体或下丘脑)失灵,无法下达生产指令。

确诊与治疗:简单有效,但贵在坚持

诊断甲减,主要依靠血液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是核心指标,其升高是甲减最早、最敏感的信号。

治疗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左甲状腺素(如优甲乐)是标准替代药物,效果显著,但服用方法有讲究:

1.严格空腹:清晨服用,与早餐间隔至少30-60分钟,以保证最佳吸收。

2.避开干扰:避免与钙片、铁剂、豆制品同服,需间隔4小时以上。

3.定期复查:需定期监测TSH,以便医生精准调整药量,剂量不足无效,过量则可能导致心慌、失眠等甲亢症状。

叶朝阳医师强调:“绝大多数甲减需要终身服药,这是一场‘持久战’。患者切勿感觉症状好转就自行停药,否则症状会再次出现甚至加重。”

生活管理:为治疗保驾护航

在规范服药的同时,合理的生活管理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1.饮食:可适量补碘(如食用加碘盐),但避免长期大量摄入海带、紫菜;多吃高纤维食物防便秘;避免大量生吃卷心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

2.运动:选择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提升代谢,但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准。

3.监测:稳定期患者也应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

甲减并不可怕,它可防可控。关键在于识别身体的“减速”信号,主动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一旦确诊,便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每日一片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稳稳地拿回生活的主动权,恢复正常节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叶朝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叶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