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卵圆孔未闭(PFO)其实非常常见,约25%的成年人都有,但绝大多数人终生无症状、无需任何治疗。PFO只是心房间一个遗留的小孔,出生后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它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右向左分流,也不会影响血液循环。换句话说,PFO本身不是病,只有当它与特定并发症相关时,才需要考虑干预。
根据2022年《SCAI卵圆孔未闭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封堵手术的推荐仅限于有明确PFO相关卒中(尤其是18–60岁之间,且排除其他卒中原因)的患者,可显著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
然而,对于没有卒中史的情况,例如仅有偏头痛、减压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静脉血栓、卵圆孔合并房间隔瘤或血栓倾向者等,《指南》均明确为“不推荐有上述情况的PFO都去封堵”,潜在获益有限,却存在手术风险如房颤、血栓形成、出血。
因此,“发现PFO就一定要封堵”是一种误解。是否需要手术,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明确的栓塞事件关联与高危解剖特征。对大多数人而言,观察随访、控制血栓风险因素、必要时进行短期抗血小板治疗,远比盲目封堵更安全、更科学。
参考文献:
Kavinsky CJ, Szerlip M, Goldsweig AM, et al. SCAI Guidelines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ent Foramen Ovale.J SocCardiovasc Angiogr Interv.2022;1(2):100039.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学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