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跨界美食”奶皮子糖葫芦火成了“顶流”。它把奶皮子和山楂融合,再裹上一层糖壳,口感酥柔脆甜,圈粉不少年轻人,不少地方需要大排长队才能买到。昨日,“第一批奶皮子糖葫芦受害者现身”话题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据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最近彻底迷上了奶皮子糖葫芦,吃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差,经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化反应”,罪魁祸首正是奶皮子糖葫芦。更值得警惕的是,它的“杀伤力”远不止皮肤——你的眼睛正在被这口甜蜜悄悄伤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奶皮子糖葫芦为啥会威胁眼睛?
葡萄高糖、奶皮子高脂,单串热量飙升至350千卡以上,相当于一碗半米饭的热量。这种“水果+奶制品+糖”的组合,热量直接超标,长期食用极易导致血糖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腐蚀”眼底的微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管壁变脆、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发生渗漏,造成水肿和出血。
更危险的是,身体会“急中生智”长出新生血管来弥补损伤,但这些血管脆弱得像劣质水管,一破就会引发玻璃体积血,甚至牵拉视网膜脱离,造成失明风险。而这一系列眼部损伤,都属于糖网的病变过程。
糖网:甜蜜的视力“杀手”
糖网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隐蔽性”和“不可逆性”。因此,建议在确诊糖尿病的第一时间就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检查眼底,此后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导致失明。如果已发生糖网,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
糖友护眼,请记住以下小贴士:控制血糖血压是根本,戒烟限酒别偷懒,饮食清淡少糖分,奶茶可乐别沾边,复查眼底别拖延,视力变化快就医。
11月14日是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别忽视糖尿病对眼睛的“甜蜜伤害”!湘潭爱尔仁和医院眼底病科刘凯院长提醒:糖网虽然可怕,却可防、可控、可干预,做好血糖管理和定期筛查,就能有效延缓它的进展,保护好我们的“心灵窗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吴雅妮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封面图来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来源: 湘潭爱尔仁和医院 吴雅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