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过,秋冬交替。在你添衣加被、准备迎接冬天时,人体血管也随寒气深入而收缩应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佘瑞宁医师提醒:气温“断崖式”下降,心脏负荷显著上升,护心防病,刻不容缓。

为何霜降后是心血管发病的“高危时段”?

1.寒气袭人,血管易“痉挛”

冷空气活动频繁,血管遇冷收缩,血压易升高,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若本身冠状动脉有狭窄,更易诱发心肌缺血。

2.一天如跨两季,血管反复受考验

“晨起像冬天,中午似晚秋”,一天内温度起伏剧烈,血管频繁收缩与舒张,如同橡皮筋反复拉扯,易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3.气燥风冷,血液更易“稠”

虽然天气转冷,但秋燥未退,人体不经意间失水增多。若不注意补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栓风险也随之而来。


(▲AI图)

4.“补冬”提前,饮食莫贪腻

不少人习惯在入冬前“补身子”,高油高脂的饮食无形中加重血脂负担,成为心血管的潜在威胁。

5.昼短夜长,情绪易陷“低潮”

日照时间越来越短,容易引发情绪低落、焦虑。不良情绪也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波动,成为心脏的“隐形杀手”。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请高度警惕!

1.胸部压迫感、闷痛,有时放射至左肩或后背;

2.莫名心慌、心跳过快或心律不齐;

3.稍动即喘,休息后不见缓解;

4.异常疲劳,总想躺下;

5.突然头晕,眼前一黑。

特别提醒:女性或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胃胀、牙痛、后背酸沉等,切勿当作小事。


(▲AI图)

护心五招助您安稳入冬

第一招:御寒从头脚做起,护住关键部位

尤其早晚外出,戴帽护头,穿袜护脚,一条围巾护住大椎穴,避免寒气直侵体内。

第二招:运动等日出,不宜“顶霜锻炼”

早晨霜寒凝重,最好等阳光露头、气温回升再运动。建议选择太极、快走、室内操等温和项目,运动前务必热身。

第三招:饮食应节气,润燥又养心

可适量摄入百合、银耳、山药等润燥食材,搭配鱼类、豆制品补充优质蛋白。少盐少油,减轻心血管负担。

第四招:调神多静养,拒做“悲秋人”

晴天多晒太阳,午后适当散步。也可通过冥想、音乐、会友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悲大喜。


(▲AI图)

第五招:监测不断药,入冬前做次检查

“三高”人群务必规律服药,定期测量血压血脂。建议在立冬前做一次心血管系统评估,防患于未然。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张婷副主任医师提醒:霜降一过,便是立冬。在这个秋冬之交的关键时刻,愿你我共同守护好每一颗心。从一杯温水、一次适度锻炼、一条温暖的围巾开始,为这个冬天,准备一份最好的健康礼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二科 佘瑞宁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佘瑞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