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爪哇岛东部,有一座名叫卡瓦伊真的奇特火山,当其他火山喷发出红色岩浆时,它却像加特林一样哒哒哒地冒蓝火。奇特的景象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但往往站在那十几分钟就不得不退下来,因为伴随奇观而来的,还有灼热的气息,以及散发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

卡瓦伊真火山的蓝色火焰奇观(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然而却有一群矿工,日复一日地用最原始手挖背挑的方式,在这危险的“地狱之口”艰难求生,他们采集的,是分布于火山口的一种黄色矿物——自然硫(S)


采集硫的矿工(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自然硫就是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硫,它质地柔软,无臭无味,通常呈现鲜艳的黄色,非常漂亮。但它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却是独特的蓝色,卡瓦伊真火山的蓝火,就是高浓度含硫气体在高温下燃烧形成的,而臭鸡蛋似的气味,则是硫化物的气味。


馆藏自然硫标本


硫燃烧时的蓝色火焰(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自然硫在古代也叫硫磺或硫黄,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和利用,被认为是“火中精”,蕴含着至阳之力,常用于入药或炼丹,如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将硫列为“中品”药材,认为它能“化金、银、铜、铁”。


中医中的十九畏歌诀称硫黄是火中精(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硫之所以被认为能“化金、银、铜、铁”,是因为这些元素与硫具有化学亲和性,能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这些元素被称为亲硫元素,如炼丹用的丹砂(矿物名辰砂,成分为硫化汞),由于加热后可分解成汞和硫,冷凝后又重新结合成硫化汞,这个可逆的化学反应暗合生死轮回之理,因此让追求长生的古代帝王和炼丹方士热衷此道。


古代炼丹术(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虽然炼丹属于迷信活动,丹药也有毒,服食后不仅不能长生,还可能加速升天,但在炼丹的过程中,硫、硝石与木炭的混合物被发现可以引发剧烈反应,甚至爆炸,这一发现推动了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诞生,进而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四大发明之火药(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时至今日,硫的用途超越了火药和炼丹,它的最大用途是制造硫酸。硫酸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从化肥生产、金属冶炼,到石油精炼、药品合成,几乎无处不在。一个国家的硫酸产量,往往被视为其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化学工业之母:硫酸(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从火山奇观到化学、工业的发展,硫的作用贯穿自然与人类社会。尽管在开采、应用等实践过程中存在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的情况,但只有知其性,才能善其用,利用智慧将自然产物转化成为人类所需,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 石林石得利地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