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各类传染病高发肆虐,流感、轮状病毒感染,呼吸道和其他病毒感染等等。无论是什么病毒或细菌,宝宝大多难逃发热这一劫。如何应对呢?

家中。宝宝脸蛋红扑扑地躺在沙发上,精神萎靡,额头上贴着退热贴,妈妈焦急地守在旁边。

妈妈 (担忧地): “又发烧了!这可怎么办?”

爸爸(护士) : “别急!我们先明白,正常体温是靠‘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维持的。”

爸爸(护士): “看!原来病毒这些‘致热源’入侵,让我们的体温调定点上移了!”

突然宝宝又说: “妈妈,我好冷……”

“这是‘体温上升期’。身体为了达到新的高温设定,会拼命产热,所以会觉得冷、打寒战。”爸爸(护士)。

爸爸(护士): “体温超过38.5°C,就要考虑用退烧药了。因为药物起效需要时间,我们要提前干预。”

6岁以下、有家族史的孩子需特别警惕,应尽早使用退烧药!

【布洛芬用法】宝宝体重(kg) x (5mg~10mg) = 单次剂量。

每公斤体重每次服用5毫克~10毫克,间隔大概在4小时~6小时。

爸爸(护士): “记住!退烧药只是把体温‘设定值’调低,真正降温要靠皮肤散热!

发热后除了吃药还可以做以下护理措施:1.一定要让孩子多次、多饮液体才能够通过皮肤蒸发水分,增加散热的机会。多喝(果汁、汤、奶)比纯水更好,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吃了退烧药后,在提高室内温度的同时就要尽可能把衣服穿少点。3.在孩子手脚都温暖、低烧的情况下,用温毛巾,轻轻擦拭婴幼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输液退烧快,主要是补充了液体,这说明孩子体内水分不够,如果我们让他口服的液体够了,也就意味着不用静脉输液。
发热是症状而非疾病,我们在给孩子退烧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去寻找病因。必要时就医取相应的标本做核酸检测,锁定病因对因治疗。

发烧本身,不可能烧出肺炎或脑炎!是肺炎和脑炎这些疾病,引起了发烧!

科学护理,冷静应对,宝宝一定能战胜疾病!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护师谷仙琴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