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流感病毒进入高发期,医院急诊科、呼吸科门诊患者激增。流感,并非普通的“感冒”。它是由流感病毒发起的一场急性呼吸道“袭击”,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飞沫与接触都能成为它的帮凶。
更需警惕的是,它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对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构成致命威胁。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并非束手无策——接种流感疫苗,就是最科学、最有效的防御塔。
一、流感疫苗的作用原理:主动构建免疫屏障
流感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真正的流感病毒入侵时,体内已有的抗体能快速识别并中和病毒,阻止病毒在体内复制扩散,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或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流感病毒非常“善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会预测下一流感季的流行毒株,指导疫苗生产企业更新疫苗成分,确保疫苗与流行毒株高度匹配,保障防护效果。
二、哪些人需要优先接种?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建议,以下人群为流感疫苗接种的重点对象,应优先安排接种:
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后重症风险高;
2.6月龄至5岁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受流感病毒侵袭;
3.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感染流感后易加重基础疾病,引发并发症;
4.医务人员:长期暴露于流感患者环境中,感染风险高,且需保障医疗服务连续性;
5.孕妇:感染流感后重症风险增加,且疫苗可通过胎盘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
6.托幼机构、学校、监狱等集体单位人员:人员密集,流感传播风险高。
三、接种流感疫苗的常见疑问解答
1.接种后多久能生效?保护期有多长?
生效时间:接种后2-4周体内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形成有效保护;
保护期:疫苗的保护效果通常可持续6-8个月。鉴于抗体水平会随时间衰减,且病毒每年变异,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新款疫苗。
2.接种后会得流感吗?
不会。流感疫苗为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不含活病毒,不会导致感染。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发热、乏力、接种部位红肿等不良反应,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属于正常免疫反应,无需过度担心。
3.去年打过,今年还有必要打吗?
需要。一方面,流感病毒“年年变样”,旧抗体难以识别新病毒;另一方面,体内的抗体水平已经随时间下降。每年接种,就是为免疫系统“更新情报库并补充兵力”。
4.哪些人不宜接种?
对流感疫苗中任何成分(如卵清蛋白、甲醛等)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感冒和发热者;
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
四、接种建议与注意事项
1.接种时机:建议在流感流行季前(每年9-11月)完成接种,若错过最佳时机,流行季期间仍可接种,同样能获得保护;
2.接种渠道:可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院等正规接种点接种,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
3.联合防护:接种疫苗后,仍需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形成“疫苗+防护”的双重保障。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启兵主任医师提醒:流感并不可怕,科学预防是关键。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减少家人、同事等身边人的感染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婴幼儿等高危人群,更是一份重要的健康守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医学科 唐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