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版流感疫苗指南已经发布,但是我们不得承认,我国的流感疫苗免疫程序非常复杂——至少从说明书来看是这样的——但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却是低的令人发指的。


目前对于6月龄-8岁儿童家长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第二次(在首次接种流感疫苗后的下一个流感季)接种1针还是2针是个尴尬的问题。

我觉得,这些信息非常值得关注:

①不涉及6月龄-3岁儿童: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了3-8岁无免疫史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时,接种第2剂可以显著提升免疫原性,且非常安全。而3-8岁有免疫史儿童在当年接种第2针流感疫苗(研究中的疫苗都是0.5ml/剂)后抗体滴度无显著提高。

但是,按照我国说明书要求,6月龄-3岁人群需要接种2针,目前没有相关研究证据能够证明1剂或者2剂哪个获益更大。


②研究证据缺失:更没有针对有或无免疫史的6月龄-3岁儿童接种0.25ml剂型的抗体水平或效果对比研究数据;

③免疫程序差异:网上的指南大多参考的是WHO和美国ACIP的建议,但他们没考虑到既往海外是每年打1针,发现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1针效果不好才把第一次加到2针,而我国一直是6月龄-3岁每年接种2针,3-8岁接种1针;

④海外参考:日本是全球唯一建议6月龄-12岁儿童每年接种2剂流感疫苗的国家(也可以按说明书程序接种),此前研究发现1-5岁既往有接种史的儿童接种2针在某个流行季对B群的保护效果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和样本量小有关;

⑤国内情况:6月龄-3岁儿童既可以采用0.25ml也可以采用0.5ml流感疫苗进行接种。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补齐6月龄-3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证据,或许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单考虑参照WHO或ACIP策略。

我们仍需要自己的高质量证据。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公开平台,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不是)。

来源: 卤煮疫苗